真情是散文的生命
刘文艳
散文是最广阔、最自由的一种文体,但要写好散文也并非易事,所谓“散文易学而难工”,关键在于有无真情实感?散文是作者襟怀的写照,也是最见性情之作。真情是散文的生命,也是一切文学作品的生命。散文常常用直接抒情的方式书写胸臆,不仅要使读者知乎理,晓其事,更重要的是让读者悟其心,感其情。因此,散文只有把真情实感捧给读者,才会赢得读者的喜爱。正如文学泰斗巴金所说“当个作家并不难,只要向读者捧出鲜活的心!”
真情是散文的生命,而真实是散文的基础。散文是独白的艺术,是作者自述的艺术。当散文侧重抒情时,散文就是作者的独白,当散文侧重叙述时,散文就是作者自述,无论是自述还是独白,都是以我为中心的叙事活动。这就要求散文作者的真实性,他的真实身份,真实经历,真实情感以及与他相关的真实人物与事件。散文是一种包孕情感的文学自述,就必须要真,散文的本质也就在这里。当然,真实并不是要每句话,每个时间、地点都绝对的照相投影似的原生态,而是符合情感的真,本质的真,是写作者真情实意的表达。
安徽九华山有副对联,“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只说家常”。佛家认为,说家常话,浅近通俗,人所共知,否则玄之又玄,莫名其妙,如何普度众生?散文也一样,话家常,书真情,深入浅出,使散文让人爱读耐读,否则,故作高深,装腔作势,只会使人生厌。“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奇”,“切莫呕心并剔肺,须知妙语出天然”。这就告诉我们,写作时要千方百计让文句从心田中流淌出来,如平时说的话那样生动活泼,质朴纯真,清新自然。曹雪芹说过“淡极始知花更艳”,用极其朴素的语言把场面、细节、情感记录下来,让读者去想象,去体味,这便是大巧之朴的自然美,著名作家徐迟说,美是多种多样的,雄浑阔大是美,激昂慷慨是美,热情澎湃是美,富丽堂皇是美,而含蓄朴素同样是美,而且往往是美的极致。
法国古典作家蒙田是终其一生写随笔和散文的大家,他的文风曾经影响了一代或数代欧洲文学。他有句名言:“我本人就是这部书的材料”。就是说散文是一种真我的文字体现,只有真我才有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谈写作时说过“艺术的艺术,表达的光辉和文字的光彩,都在于质朴。没有什么比质朴更好的了。”因此,写散文无需刻意雕琢,生活的丰富与生动要远远好过费尽心机的编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