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起
一念缘起,一念而生。择一事,做一事,专一事,人生的也正是从无数次的选择开始。也曾迷茫、徘徊、无措;也曾匆匆、恍惚、失望。却只知一件事,一旦选择了去做某一件事,就一定会将这件事情做好。生活不会有回头的时候,正如我已不能选择在2016年申请公众号,而到如今为时又是否已晚呢?我,来不及后悔,在时代的洪流面前,我只是一叶浮舟,只得拼命向前。
是在四年前,初入大学时,一切都是陌生的。走在路上,更多的是一个人的思索。读过一些书,写过一些文章。初涉新媒体,那时我们都叫他胥哥,也正是因为他,从此,也就有了一段为官微写作的生活。记得那时常提到的新媒体语言、软文等,初读时同样是并不理解,直到慢慢的尝试,自己的文风慢慢得到了改变。适应了新媒体的文风转变,只是再到如今自己开始尝试,才明白,那些只是官方微信的语言表达方式,而非个人自媒体的表达方式。
大学四年来,如果没有胥哥的那时的缘起,自己或许也更不会有如今的尝试。大学四年里,兴许是因为懒的缘故,时常给一些其他的公众号投稿,如“倾杯”“优美散文”等,而自己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去运营一个公众号。曾经,胥哥也向我说过,闲着没事儿时候,可以自己上手运营一个公众号,胥哥也向我们推荐了名为“运营公举小磊磊”的公众号,只是,怎一个“懒”字了得,自己关注了四年,直到四年以后,才开始尝试。一切,都晚了吗?不早,不晚,刚刚好。与其无止境的后悔过去,不如选择已定的方向踏步向前。少年人,说什么悔不悔的?
当胥哥毕业离开学校以后,近来已是少了联系,而当再向胥哥提起如今所运营的公众号“墨涟天一”时,胥哥告诉我“送你两个字,坚持。更下去,你会闪亮的。保证内容持续输出。”当听到这些时,心里是暖的。是然,在坚持做一些事的时候,没有回应的坚持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而我的身边有自己爱着的人,有自己的亲人、朋友,这一切的坚持也就不再显得那样无力。自己在运营期间,常说的一句话是“粉丝不够,内容来凑”,这句话说着说着,竟然已是坚持到了如今。
官微的生活在胥哥离开以后,自己有幸能遇到聪哥,不知近来是否一切都好?那时,会因一个选题、一个标题、一段话想很久讨论很久,直到有了结论。自己如今,依旧是怀念着那段时光,做公众号,一个人和一群人,作用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官微,在聪哥带领的那段时间里,做出了很多的创新如“理工人物志”“理工微访”等栏目,一切都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着。如今在看官微时,自己的心思里既有着当初风里来雨里去的坚持,更有着如今两个栏目愈来愈好的欣喜。
路,慢慢走着。一晃已数年,朋友已别。来不及告别,已到了新的起点。
(二)缘生
在2020年1月14日,自己这个懒散的人,有了坚持去做一件事情的打算。溱洧闻蕳(墨涟天一的前名),在那一日诞生了。三个多月的日更,粉丝更多也只是亲戚朋友,再到后来,拉下面子做下了本不愿做的事情在朋友列表里,“求关注”。如此,粉丝关注数慢慢从16到30,再到100。
在这期间,简书里名为“麦三兜”的简友,提到了“看你文章写的不错,互关吧”。到那时,才明白,原来这世界上还有互关这个说法。自己也便因此试了试。亦是因此(她的公众号名为“留恋处”),遇见了懂得自己的人,也正是从遇见她时,自己说过这样的话“粉丝无论多,还是少。有你一人,便足够了。”因而,也就在女朋友的鼓励下,坚持着写下去。有多少读,有多少人关注,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我做什么,都有你在我身边支持我、鼓励我,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让我重新有了坚持下去的力量。(后面会将纵横中文网小说《大夏国·慕浔传》更新下去,借此文作出承诺)”。
在女朋友的鼓励下,粉丝慢慢到了500,那时,到了500时是然是以流量主为目标,而当实现以后,却又有些迷茫。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也就因而有了一段停滞期,退出了所有的互关群。仅仅是初步做了一个在11月11日粉丝到1000的目标,至于如何去实现,也只是走一步、看一步。随便进一些互关群潜水着。直到后来,在“公众号高手速成”群里认识了“邢哥”,慢慢地初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明白了后面应该坚持的路。
在机缘巧合下,自己在11月11日那一天接近了自己初设定目标。再后来,了解了135平台的增粉机制,自己也试过。只是在如今看来,距离真正的实现靠内容自然裂变依旧很难。只是,因为难,就不去坚持本心吗?因为难,就不做下去吗?这个时代,诚然是“流量为王”的时代,既是如此,难道就抛下内容吗?答案自然远非如此,从运营的角度来说,“流量”自然重要,只是这也需要内容与平台作为载体。
有些时候,一个人做的时候,的确很难。但如果是一群人,就会发生质变。做公众号的每一个小群体,都有自己的一套运营理念。有的人为利(企业号),有的人因为兴趣(个人号),尚有其他类别,自己如今尚未接触到暂且不提。
企业号,往往困于绩效考核以及各种压力,个人号,多是一些所谓的“文艺青年”,虽有着自以为不错的“文笔”,却苦于少有渠道、少有人去关注。凭自己的“一腔热情”,就以为可以与天比高?都说个人号难做,需要去抱团取暖。只是这其中,究竟应该是一个怎样抱法?那便是需要有着更多的尝试了。
(三)未归
互关,只是一种途径。你所需要的,不是那些关注数字、阅读数字的增长。而如果你只是单纯的想过门槛,互关、接龙等也无可厚非,毕竟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所求。只是,我要表述的是以下观点。
数字的多少增加或是渐少,阅读数是多还是少,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个公众号背后运营的人,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而不是哪里人多,就去哪里,哪里凉了,哪里歇着。自己也时常思索着一个问题,粉丝、留言、内容,如果一定要排一个位次,究竟谁是最总要的。自己思前想后,最终定下的排序依然是内容>粉丝>留言,没有内容的持续输出作为支撑,粉丝、留言,又有何用?
以企业号为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促进关注,从而有一个后续黏性的商城留存。这是一种方式。以个人号为例,就是要做有营养的文章,消遣也好娱乐也罢,萝卜白菜各有所好,我们不能强求粉丝一定要去喜欢你做的内容,但一定要对自己的公众号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从而将文章,投放到更精准的群体。
一切的尝试,亦都是我无数次的在黑暗里摸索着。至于路在何处?只有脚知道。一个人能掀起多大的浪花,我试过。做公众号,一个人的确很难,那如果是一群人呢?自己,虽然说不着急、慢慢来、女朋友也常说“别急,慢慢来。”有的时候自己是有些着急了,甚至是“急火攻心”。
是该调整自己的心境,重读自己公众号的首篇文章。心思,便也慢慢静了下来。路,要一步一步走;事,要一件一件做。读到这篇文章的你,如若依旧彷徨无措,那便请你走进我的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