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38期 第729天
从系统观的视角来说,一个人的改变会带来整个家庭的改变。是的。谁是这个最先改变的人呢?
谁是最先改变的人,谁就“背负”得多。
如果一个人的改变,带来另一个人的觉醒,齐头并进,倒也不失为过。如果一个家庭中,两个人共同肩负的责任,变成一个人扛大旗,另一个人的改变,变成“大树底下好乘凉”,那么,最先改变的人,“负重”更多。
改变本身就不易。不易之下还需要很多的“技能”去支撑,你如何调整自我关系,如何建立新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又如何平衡另一半和孩子的关系。你如何建立自己的目标?家庭中的目标是否一致?一家人的路,比一个人的路难走多了。
一个人的改变带来整个家庭的改变,有时候是个“谎言”。谁痛苦,谁改变;谁改变,谁受重。
如果只是默默努力,默默付出,并不要求对方是否调整、是否改变,那么,默默的人,也许会有一些收获,但无形中“剥削”了自己,藏起了很多的泪水,压抑着很多的委屈与不被看见的付出、牺牲...
在一个家庭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自己的责任,需要有爱有温暖,也需要有要求。这个要求,是为了家庭的发展,共同创建理想之家。
每一个温暖和谐有爱的家庭,都需要彼此努力、彼此体谅、 彼此成长。是彼此啊!很遗憾的是,很多人在这条路上,不仅要成长自己,陪伴教育孩子,还需要帮助另一半“成长”,甚至给予比孩子更多的涵容和欣赏,才能“携手共进”。那么,先改变的人,得有多大的能量与耐力,才可以顾及周全?即使有,又得是什么样的心境,才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带着永不放弃对方的心而走下去呢?
感恩的?无私的?奉献的?
还是去关注对方的“正向”,看见“初心”。如果没有呢?如果微弱地不足以平衡呢?
创造吗?扩大吗?
一个人跑得太快,另一个人不动是会掉队的。如果变成一个人拖着一家人前进,大部分人会被耗竭。
一个家庭的路,不要走成一个人的路。向对方提要求,也是一种鞭策。提出自己的要求,说出自己的期待,表达自己的意愿。要求对方,也要求自己,要求并不是为了让对方为自己“服务”,要求是希望对方成长,担当起家庭中应有的责任;期待是共同的目标,彼此可以为创建理想之家的贡献是什么;意愿是愿意去满足一些能够满足对方的期待,甚至愿意成长自己去满足对方,愿意协助、愿意陪伴...
最先改变自己的人,都是英雄。勇于承担责任,面对伤痛,挑战自我,突破重围。变,就是机会;变,也是灵动。同时,也要勇于向对方提出要求。是的,是要求。比请求多一点的要求!
如果让对方为自己“服务”,那需要的是请求;如果是共同应当承担/分担的责任,则可以是要求。
你敢于提出要求吗?!你有向对方提出要求的底气吗?
当然,要求归要求,并非对方做不到时,去责备埋怨对方,“要求”像是一种共识,彼此成长的一个方向和目标。有人做不到的时候,可以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或者重新调整“要求”的程度/界限/时间,而不是选择“随便”和“放弃”。
一个家庭的路,不要走成一个人的路。实际,又是一个人的路。
缩小在家庭中,是一个家庭的路;放大在个体生命之中,又是一个人的路。
走吧!不用回头。焦点的理念有一句话是:之前没有做好没关系,现在开始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