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得承认一点,在一万年前,人类在认知上发生了一次伟大的革命:从语言表达进化到了文字表达。文字的作用,我们都知道,但随着图片、视频等新载体的出现,我们越来越享受视觉上的输入与输出,反而在文字的表达和摄入上,显得干瘪和笨拙。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在文字显得如此渺小呢。我自己觉得,除了素材层面的缺乏之外,重要的是逻辑层面的缺乏。这就跟武侠小说里的武功一样,我们练了一堆武功招式,但缺乏内功心法的匹配,练着练着就废了。
最近,我又看了关于文字表达的,叫《金字塔原理》。做投资或者咨询的人肯定知道,这本书是麦肯锡基于研究报告而延伸出的一套文字表达方案和工作理念,它讲的是逻辑层面上的东西,但凡你有一点素材的积累,照着人家这套逻辑去表达,即使不能成为优秀的文字大师,至少让读者阅读起来是舒服的。
我一直觉得,文章结构比语言风格重要。这就跟人一样,首先我们得具备人的架构,一个脑袋,两条胳膊两条腿儿,其次,我们才能谈论这人长得好不好看,身材匀称不匀称,知识储备充沛不充沛等这些问题。
什么是金字塔结构
在《金字塔原理》的阐述中,金字塔原理有三个要点:
第一、文章结构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其下一层思想的概括。
第二、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属于同一范畴。
第三、每一组的思想都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这三个要点很好理解,但应用起来非常难。首先,我们得区分什么是父思想,什么是子思想;其次,我们得判断哪些思想是属于同一范畴的,哪些是属于另一范畴的;最后,在确定所有的思想等级后,每一组的思想排序得按照一定逻辑去组合。如果逻辑紊乱,再好的架构最后也长歪了。
为什么选择金字塔结构
人类发展百万年,为什么我们对金字塔结构情有独钟呢。或者说,在这么多的结构中,为什么金字塔结构可以有效地触发读者与作者的观点碰撞呢。书中认为,这主要源于人脑对金字塔结构的依赖:第一、根据人脑的信息输出和输入机制对人脑的训练,人脑仅仅可以记忆7个以内的同类思想和概念。牛逼的人可以记住9个,但正常人只能记4-5个,最差的人也可以记3个。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平时写文章,一般会列出第一、第二、第三,但很少会列到第六、第七。第二、经过百万年的进化,人脑具备了找出逻辑关系的本能。本能的东西很难解释,它是基因反馈,而不是意识反馈了。
如何去搭建金字塔结构
在搭建结构之前,首先我们得确保搭建的主体。在一篇文章中,它的主体主要有序言、主题、子主题以及大大小小的素材等。主体确立后,我们需要对这些主体进行逻辑上的加工了:在序言中,描述大家都认可的客观“情景”,阐述情景中所存在的“冲突”,冲突必然伴随着“疑问”,然后用“对话式”的方式一一解答这些疑问,在回答的过程中,产生答案。这是总的路径,具体拆分来看,可有以下几个步骤:
序言部分
序言是文章的门面,它在告诉读者,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在字数上,不宜过多,50-100字即可。在结构上,需采取讲故事式的结构,用以吸引读者,同时也降低读者的阅读成本。这套结构包含三个要素:情景、冲突、解决方案,在具体的组合上,根据作者的目的,可分为以下几个方案:
第一、标准式:情景—冲突—解决方案
第二、开门见山式:解决方案—情景—冲突
第三、突出忧虑式:冲突—情景—解决方案
第四、突出信心式:疑问—情景—冲突
根据以上对序言的阐述,我们知道,序言的目标不是在告诉读者某些信息,而是在提示信息。
正文中的子结构
这是整个金字塔结构的主体,主要是主题与子主题以及子主题与子主题之间的博弈过程。其实,它们之间的博弈本质上就是逻辑的排列组合。在整体大的框架上,我们需要把握两条:
第一、主题与子主题之间的纵向关系:疑问-回答式的对话模式。
第二、子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归纳和演绎。
在纵向关系中,如果是主题具象到子主题,我们称之为自上而下的模式;如果是子主题抽象到主题,我们称之为自下而上的模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这两种模式往往是交叉应用的。好的文章都是在抽象与具象的混合状态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在横向关系中,但凡涉及到逻辑层面的定义,只有归纳和演绎两种。
演绎关系:
所有的人都会死;
苏格拉底是一个人;
因此苏格拉底会死。
演绎的概念是:第二个思想是对第一个思想的主语或谓语作出的表述,而第三个思想则从以上两个思想中得出推论。根据演绎关系,我们得出,苏格拉底会死。
归纳关系:
法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德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俄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归纳的概念:该组思想在逻辑上具有共同点,并且可以用一个复数名词表示。根据归纳关系,我们得出,波兰边境危险。
归纳与演绎的区别
演绎:A1—B1—C1;A2—B2—C2;C3—B3—C3
归纳:A1—A2—A3;B1—B2—B3;C1—C2—C3
演绎在推导过程中,不超过4步,且推导结论不超过2个;归纳需对该组思想作出正确定义,且准确识别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的思想。演绎关系的建立要求推理过程中的第二步对第一步作出评述,并导出一个推论;而归纳关系则基于句子的结构,作者必须发现各个句子主语或谓语之间的相同点,并根据这一相同点得出推论。
在文章表达过程中,我们应用得归纳要多于演绎,原因在于归纳与读者的互动更为顺畅。举个例子,比如我们要写一篇中国大城市人口多于美国大城市人口的文章。用归纳的方式,我们一般是这样写,先对比北京城市人口多于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多于纽约,广州城市人口多于纽约,深圳城市人口多于纽约,由此得知,中国一线城市的人口均多于纽约人口,随后针对这一观点,我们开始论述中国一线城市的人口为什么会多于纽约,原因层面,又会有原因一、原因二、原因三,最后再讨论影响,影响一、影响二、影响三等。这是一套令人舒服的逻辑。如果我们用演绎的方式去写,首先是北京的城市人口多于纽约,然后写原因,写影响;其次是上海的城市人口多于纽约,然后写原因,写影响;接着是广州的城市人口多于纽约,然后写原因,写影响;最后是深圳的城市人口多于纽约,然后写原因,写影响。这套逻辑也没错,但在接受过程中,显得繁琐、突兀,这不是一套舒服的逻辑。
当然,也不是说在写作过程中就完全不用演绎关系,在推进型表达时,适合用演绎关系。因此,在应用演绎和归纳关系时,我们需要明白一点:演绎和归纳本质上对读者的预期管理,读者在阅读时会将自己的思维投射到前方的预期上。与读者的预期越接近,与读者的互动便越有效。
确定逻辑顺序
当建立起大的框架后,我们有必要对具体的逻辑顺序做梳理。通常人脑的分析方式主要有:演绎推理;发现因果关系;化整为零;归纳总结等。那么,在处理逻辑顺序时,也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第一、演绎顺序。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第二、时间顺序。基于时间线,事物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线性推进,它们之间会存在因果关系。
第三、结构顺序。本着“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原则,对现有结构进行评论,它们之前存在并列关系。
第四、重要性顺序。在不同的情景中,每个事物的权重会不一样,所以会最重要、次重要、一般重要之分,它们之间会存在比例关系。
写完这篇读书笔记后,忽然想起热力学的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孤立系统中的熵不会减少。熵意味着无序,我们这个世界的本质是朝着无序化的方向发展。之所以世界上有这么多伟大的建筑物、钢琴曲和文学作品,本质上都是一批纯粹的人在对抗无序化的潮流,从而使得世界变得更为有序一点,更为精彩一点。
其实我们写文章也是,那些文字符号它就摆在那里,它们是无序的,但有的人可以将它们组合成经典的文学作品,而有的人写八百字的应试作文却像挤牙膏一样。以前,我觉得我们缺的是素材,现在我觉得缺的是逻辑。素材是客观的,它背后是强大的时间和空间,而逻辑是主观的,它背后只是个人的意愿和持续训练。
希望我们早日成为富有逻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