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子与童年的故事
文/永不言弃
常忆童年时代,那时虽然物资匮乏,乡村长大的孩子却不失天真烂漫,故园的那三间青瓦房,处处都留下了我们姊妹童年的足迹,在那盏昏暗的煤油灯影下,夜夜充满了欢歌笑语,父亲的脑子里面不知装了多少书,他给我们讲的故事总是令人陶醉回味。《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笠翁对韵》、孔融让梨、凿壁借光、戏彩娱亲、哭竹生笋……
那架闲来斜放在堂屋横梁偏左的木梯子,更是故事多多,功劳多多:摘果、捡瓦,掏鸟蛋,上楼取柴 、东家借去,西家还来......夏天听故事的人多了,邻居顺势把它当凳子来坐。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有一次中午, 父亲来当裁判看我们姊妹玩游戏躲猫猫(捉迷藏)。这个游戏的规则是,大家经过猜拳后,输了的一个人先蒙上眼睛,或背着大家数数,可长可短。而其他人必须找一个地方躲藏起来,时间到后,那个人就去找其他人,最新被找到的人为下一轮找猫猫之人,没有被寻找者发现且回到出发点的人,可直接成为躲藏者,游戏可反复进行。
那次,二哥规定只能在屋里面躲藏,不许跑到屋外,谁犯规谁就是下轮的猫猫。
游戏开始后,我们赶紧分散去找地方躲藏,在父亲的监督下,三弟老老实实数完数后自己摘下手绢,大喊着满屋子去抓“老鼠”。
我们都比三弟大,巧妙地躲过他的视线,从门背后、柜子里、床帐后面钻出来跑回到了终点(堂屋)。可三弟却始终找不到年龄比他小三岁的四弟。
折腾了一会,大家也很好奇,四弟能藏到哪里去呢?于是,我们几个全体出动,把整个屋子都过滤了一遍,依旧没有发现他的踪影。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很纳闷!
父亲见我们找不着四弟,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三弟很不服气,又去把每个床底,猪圈屋的旮旯角落搜寻了一遍,一边走一边说:“我看见你了,不要躲了。”当他回到堂屋,父亲忍不住哈哈哈大笑不停,我们也被快乐感染跟着大笑起来,前仰后合……
“哈哈,原来躲在那里!”
我们顺着二哥手指的方向抬头望去,只见四弟双手紧握木梯扶手,背靠在梯子的最上面一格(安全系数绝对有保障),整个头向上仰视屋梁,眼睛不敢看地面,生怕一看地面就会被人发现抓住,他那种掩耳盗铃的姿势差点把我们笑闭了气。
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父亲竟然把四弟藏在我们眼皮之上。
后来,每次躲猫猫,只要找不到四弟,大家就打趣说:“赶紧去看梯子在不,难不成父亲又把他托到屋顶上去了。哈哈哈......
春去秋回,时光飞逝,一转眼父亲已去世了40年,姊妹们都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新家,故园也随着乡村的发展早已不复存在,但小时候那架梯子的故事与父亲的笑容,却永远扎根在了我们的心里,成为年年姊妹聚会餐桌上的笑谈。
2023.3.17.癸卯兔年二月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