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茹昨天又去开会了,他们六天一次的会议快速拉动市场,这次她没有叫我,一次只能带一个人,名额对她而言也是宝贵的,她不可能一直在我身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但是她的推荐人,推荐人的推荐人一直跟我联系,尤其那个推荐人的推荐人,每天早晨都会发来一段文字,一段带着正能量和感悟的鸡汤文,让我都不知道怎么回应他,应付一两次以后,就干脆装着不知道了。
做市场的人有一个可贵的品质,都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问候没有效果以后,依然每天问候,我不知道他是群发的消息,还是特意发的,反正就是没有和我断了联系。昨天下班的路上,突然接到推荐人的推荐人语音我,我有点奇怪,也有点不太想接他的电话,估计就是让我加入他们的意思,我还没有确定呢。想想又觉得不接不合适,手机响了一会就接通了,彼此恭维了一通,他说他们后天到常州约我见见面,一起聊聊。我支支吾吾的有点犹豫,有点不想见他,又不能明确的说不欢迎人家来常州,见我犹豫不决,他干脆替我做了决定,后天他们一起来常州,他们觉得我人不错,这个机会不容错过,让我和慧茹一起把常州市场做起来。
我明显有点底气不足,自己还没有加入了,还有着其他的想法,却不得不接受他们要来常州的要求,有点不情不愿的。
这几天我一直在讨论这事的可行性、持久性和法律法规的问题,这种模式的结果是大家都喜欢的,可是,这个发展的过程有多少人能接受?我有点不敢确定。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拉人分钱的游戏,说好听一点就是民间金融互助,仔细想想还是比那些包装华丽背地里坑人的噱头项目好一点,做市场哪能少得了分享拉人的动作呢,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我现在更迫切的想知道大家的真实看法,按照这套逻辑,如果可行,确实可以把前面亏损的人全部带上岸的,关键在于大家有多大信心?市场化的项目一定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做起来的,这是关键。
我已经有意无意的把我的想法跟几个朋友交流过了,由于他们还不知道模式的详细内容,所以,就按照以往的思维考虑问题,我没有多说,这种模式,不当面讲还真的不一定讲得清楚。
我每天都在想这个问题,一会信心十足,一会又优柔寡断,想要做好一件事确实不容易,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我现在真的想把这事做起来。
今天早上醒来有点早,我忽然想起去百度上查找看看,既然浙江人做了很多年,一定有这方面的报道。一搜索进去,果然有很多相关的负面报道,模式和我们会议上讲的一样的,我每个都点开看看,越看越沮丧,都说是传销,那就不能干了啊。
我把那些层级图截图下来,留着后面再推敲。躺在床上想,结果是好的,可是总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吧?那一瞬间就决定,算了,还是别做这些了。
可是,今天白天朋友又和我讨论这个模式了,我昨天说得有点晦涩,勾起了她的好奇心,就过来委婉的问我打听,我跟她解释,一解释心里又有信心了,好像与传销不搭边的事,虽然后续还是会存在问题,但是可以解决我们当下的问题呀。
我自己快没有主张了,到底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