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完了阎真的小说《沧浪之水》。这本小说出版很早了,一版再版,看来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这是一部职场小说,确切的说是一部官场小说。
小说叙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国家机关卫生厅,从一个热血青年,愤世嫉俗,到被打压,跌至谷底,生活中处处不如意,到慢慢接受改变,去适应机关规则,迎合上级,走起了官僚道路,逐步走上领导岗位,又在领导岗位上施展抱负,左右平衡人际关系的故事。
读完这本书,些许感想。如何去适应职场变化,到底是去坚守我们道德的底线,按照书本上、象牙塔里得来的那一套去做一个不卑不亢、正直的人,还是要去圆滑世故,做一个适应官场规则的人,是每一个官场人的选择。
想想也可笑,用所学所接受的教育去面临社会,却处处碰壁,不得不变得圆滑世故,为何不从一开始,教育就直接灌输圆滑的气质?这难道不是一种欺骗?
不必去说坚守和逢迎,哪一种更好,哪一种更坏,哪一种是高尚的,哪一种是卑劣的,只是说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许从来就不能够分得清楚。
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选择坚守后选择改变。
想来陶渊明所谓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的确是一种骨气。
那种直面职场,迎接改变与挑战,最终走向事业巅峰的人,何尝不是一种勇气。
有一句歌词说:“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可以选择不被世界改变,这就是坚持的意义;或者迎接世界的改变,这是顺势的意义。
我们大部分的人生活在规则的夹缝中,既不能坚守,也无法趋势逢迎。一方面去品尝生活的艰苦,一方面内心挣扎的痛苦。因为我们被灌了太多的鸡汤,走不出自己的困境,当想明白很多事,想要改变的时候,已经太晚了,错失了机会。
如果你还是一个年轻人,又想在官场上混一混,不妨看一看这本书,也许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