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外商独资公司举办了一次培训。培训的主题是:如何让员工的流失率控制在6%以内?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次培训呢?
不言而欲,公司最近一年多以来,员工流失太多,可是无论怎样都招聘不来人,于是乎,便有了这次针对本公司主管级以上管理人员的培训。
说到这里,还是有必要对这家公司简单介绍一下:从997年成立以来,从只有一两个车间发展到如今几十个车间;从只有几个部门发展到如今几十个部门;从固定资产几个亿发展到如今固定资产几百个亿;从什么都不是到在香港成功上市;从员工只有几十人到现在员工数千人;从一个不知名的小企业到如今本市的名星企业……
怎么样,厉害不?牛逼不?
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居然没有自己的一套培训体系,本次培训还是从另外一家企业管理公司以高薪聘请而来的人。
这家公司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什么培训的,即使有培训也是走走过场,打印出表格,让一些员工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大名,这就算培训完成了。
可这次为什么开始了为期三天的高管培训?
看来是火烧眉毛了,缺人严重啊!
所谓的培训到底有没有作用?
培训只能影响人,却不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有句话说得好: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发现问题来培训,不出问题不闻不问。
这就是这家公司生存的常态。
培训究竟是否起作用?
首先得确定培训的对象,被培训的人决定了培训的效果。
“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
负责买菜的人,买回的菜决定厨师做出的饭菜。买的是新鲜稚嫩的菜,当然能炒出好吃菜。买回的是烂白菜梆子,就算是钓鱼台国宾馆的厨师也做不出好吃的菜!
所以,培训的对象决定了培训的效果,这事再差也会八九不离十。
根据我对这家公司的深入了解,发现这些高管当中大部分人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钟”都没有撞响。
为什么这么讲呢?
我偶尔跟他(她)们聊天,发现他(她)们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什么问题呢?
“中国啥都缺,就是不缺人。”
“你爱干不干,不干滚蛋,我们公司离了谁都照样转。”
“东方不亮西方亮,中间还有个大月亮。”
“就算你们都他妈的滚蛋了,也丝毫不影响我的工资。”这是出自一基层管理员之口的话。
看到没?以上便是这些高管的思维。
你也许不知道啊,要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有多难吗?
常言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仅仅只靠几天的培训,就想改变目前存在的问题,这是不是痴人说梦呢?
一个有机体出现了问题,说明这是一个不健康了很久的有机体。
正如当我们发现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是一个病人了。
难道不是吗?
我没有做过企业的管理人员,但,我却做过培训讲师。
不要问我是怎么做到的,因为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决定了它会用什么样的人。也不要问我现在为什么不做了,因为一份干到底的工作是很少的,有想法的人一辈子总要折腾一两次。
再者说了,你们没看到我的聘用期限只有一年吗?而且还只是初级培训讲师。
我培训过本科生,企业管理人员。听过我课的人上至总经理,下至只有初中毕业的农民工,他(她)们给我每次培训的内容和我是否具备培训的资格进行评估和打分数,所以,在那些年,我竟意外胜出了,而且是我自己编写培训教材。
参加过培训的人都知道,培训讲师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培训前,都会对被培训的人进行一个简单的摸底调查。
比如会问:大学毕业的有多少?请举手。高中毕业的有多少?请举手。…………
再比如会问:你们当中喜欢看书学习的有多少?请举手。每个月读一本书的有多少?请举手。三个月,一年读一本书的有多少?请举手……
摸底完毕后,培训讲师就大概知道了这次培训的效果了。
话说这次培训目的是把员工流失率控制在6%以内,你觉得现实么?
世界500强企业的员工流失率也只敢说控制在30%以内,而你一家连1000强企业标准都算不上的企业,居然一下子能喊出这样的高标准,你觉得自己能达到么?
这是实实在在的好高婺远,何况你在几年前员工的流失率是在100%,难道你忘了么?
这个虚拟数字,说明了什么问题?你们自己想去吧!
从你们公司大门口驱车不到一小时,便可到达格兰仕电器公司。还没到格兰仕,你们没看到矗立几十米高的牌子吗?上面写着:“人,是格兰仕第一资本。”
各位高管们,改变思维,转变观念,只有这样,所谓的培训才会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