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最适合群约喝茶读书。于是我们有了疫情后的第一次邀约,书友们早早的就到了书屋,“一年”不见,清风书屋还是那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香气,茶香、花香,还有屋子本来的香味,沁人心脾,如沐春风。“赏一方淡雅,品一方茶香”,泡上一壶好茶,开始了今晚的分享。
今晚的主题是分享《从神话到历史》的前三个章节,本来大家约好是自由分享的,但在书友们强烈要求下,变成了昭艳姐姐主讲,对我这种历史不好的人,能够有人带着捋一捋它的脉络那自然是最好了,昭艳姐姐告诉我们,本书前三节所讲述的,基本上都是没有直接文字记载的上古历史,现存的关于这些历史的记载,和当时都有大约两千年的距离,真伪难辨,且掺杂了太多神话与传说。所以,研究上古的历史,不可尽信史书,而要通过考古挖掘以及各种新的考古技术,来对书上的记载加以验证,这就是“纸上材料”与“地下材料”的结合。用这个方法来看“夏朝”历史的真伪,可以得出结论:在商代之前,确实存在一个更古老的文化,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夏朝,但这个文化还没有达到“王朝”的标准。
《从神话到历史》是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丛书的第一卷,这套丛书是由讲谈社精心挑选的日本各个历史研领域的一线专家,一人一本,接力写成的。推荐的理由就是通过日本的历史学家的视角去看我们中国的历史,想用另一种视角看一下别人眼中的中国的历史是什么样的。昭艳姐姐还说,神话是以人们的一些想象来描述的,但本书不以神话为依据,以科学为依据的。她以推荐序为指引,感觉被带入神话的境地,她介绍说推荐序是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许宏写的,里面给了我们很多的信息,它介绍了本书的作者是一个考古学家,为什么第一本书要用一个考古学家的作品呢?因为从《神话到历史》这书本,神话到夏王朝其实没很多东西考证,夏商周是在清末明初出土了甲骨文、殷墟文字,才确定原来真的有商纣王这个人存在,有商王朝存在,所以它没有考古学支撑,以前的夏商周很多人是不同意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夏商周是存在的。后来又梳理了前三章神话与考古学、发掘物语、农业的出现的概况。讲述史记中的五帝,是根据司马迁民间走访,以及《尚书》《国语》记载写成,相当于传说(没有同时代的文字资料印证)。介绍作者对中国的考古学和神话的一个看法;发掘物语,讲述中国考古系的发展,然后中国和其它国家合作的情况。然后最后又是怎样的,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又有了更多的发现和发展,从第三章开始讲述农业的出现, 观点为农业不是作为一种更先进的生产方式而诞生的,一开始的诞生是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这种书籍许是因为学术性太强吧,大家听进来似懂非懂,为了让整个学习过程不那么枯燥,昭艳姐姐在分享过程中穿插了神话“据说,有个叫昆仑山的地方,美到令人窒息,这么美的地方人类却从来都无法涉足……”听到这,大家一下就来了兴致,开始讨论了起来,有书友还分享了视频,把大家都美呆了,整个分享的过程温馨又温暖。
今日分享,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有书友说,历史虽然读起来不那么容易,甚至有点难,但是很有必要读,也算是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了吧;也有书友说,这样系统的了解历史这种方式挺好的,希望可以一直坚持下去;我呢也小有收获的,了解了人类起源于非洲,还和大家分享了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当讲到九天玄女时,昭艳姐姐说,九天玄女神话中好像也是出自昆仑山,感觉这昆仑山更神秘了。下期的分享,可能会有什么精彩的内容在等着吧,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鱼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