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钱儿学校临时放假,朋友约了带孩子们一起去马场看马。儿子站在一匹高头大马前突然笑起来,朋友的孩子问他怎么了?儿子说没事没事,我就是想到这匹马两眼中间有条大黑杠就想笑。
朋友的孩子四处看了看,没找到大黑杠,大约只有一头黑线,他有些求助地看着我,我告诉他,咱们人看到的世界是这样的——
而马儿看到的同样世界,是这样的——
所以Michael说的大黑杠就是这么来的。
朋友的儿子一下子特别感兴趣地又问了儿子好多问题,有些Michael能对答如流,有些他也不知道,拿着他自己的小本写写画画,说回家要查一查。
朋友感慨道,你儿子学习太好了,懂得真多!我说可别,他前些天作业还写:今天学校的电闹课,我们玩了电闹游戏呢。。。
这些小的科普知识,不意味着学习多好,它们只是孩子知识面的一个片面体现,也并不能反映全貌。唯一的好处就是,平日里不断获取这些知识的孩子,可能好奇心会格外强,学习的动力也比较足吧。
英文绘本和各种故事,我讲过太多了,读过而没有讲过的就更是不计其数。看多了,无论是从审美角度还是学术角度,都不自觉地越来越苛刻。
有些书我会觉得好,值得孩子去读,我也能说出一二三四为什么好,但它可能就仅限于好。
而有些书,让我越读越喜欢,跟深井冰一样唯恐别人错过了会遗憾。
而后一种情况,其实越来越难了。所以每次遇到,都会格外珍惜。
比如这周咱们刚刚接触过的《波西和皮普》,它的画风那么鲜明,故事那么温暖,这些年,我在书柜找书时候,经常偶然瞥见它们,就爱不释手地抽出来翻上半天。
只是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两个小小的身影,却让人觉得,满满的爱要从书中满溢出来,那种温馨是扑面而来,猝不及防的。而我,就要我的孩子在这样的爱里长大。
最近我每周都在录《丽声英语百科》分级读物。这个系列,让我重拾了很久不怎么用的字典,并且每集都花不少时间备课。
科普绘本我家里收的真是不少,但说真的,很多大部头让人读着特别有压力,不必说孩子,就是成年人,也有点打怵。砖头一样厚,又是大开本的分主题百科书买了挺多,买的时候真心喜欢,回家想好好啃啃却是太难。那时就感叹,书并不是买了就是你的,读过才是你的啊!
其实扪心自问,还是贪心,又多少有些功利,无非是想孩子了解和学会更多,但有时反而事与愿违。人都有畏难心理,既然看上去怎么都读不完,不行就先不读了吧。。。
丽声系列起初我是没太放在心上的。书本身我很喜欢,牛津出版社和外研社联手,又是这么新,这么与时俱进的题材,品质是肯定有保障的。
但是,看上去,书的容量不大。前几个级别每个故事大概也就不到10页,十几面,到我家里目前拿到的最高级11级,也就是20页出头。
低级别的内容,看上去特别少,每页几个单词,或是一两句话,泛泛地翻一下,几乎一分钟就读完了。
可正是这种看似小容量的故事,却让科普入门,成为了一件无比简单又有趣的事。每天读上一本,如果孩子有兴趣,再做些拓展阅读,很快就会发现,似乎一下子知道了好多东西。
如果你愿意花时间去做做功课,真的踏下身来用心读一读,就会发现,太有意思了,里面的知识点处处透着用心。
查字典,网上找资料,我仿佛很久没有这么勤奋过了。
录第一级的时候,真的好崩溃,光是这些虫子,就找得我头大,最后不得不把助理们都抓来一起动手。
如果你想图简单,真的可以很简单,因为这本书叫《Legs》,它的目标只是让孩子们认识几条腿和简单的动物。看目录就知道了——
所以到了都是虫子这一页,你可以只跟孩子读虫子有六条腿,螳螂(mantis)和虫子有触角(antenna)。
可是如果你想复杂,也真的可以更复杂,图中画的其它虫子,瓢虫蜜蜂蝴蝶没难度,竹节虫也勉强凑合,另外几个是什么鬼?
右上角是蟑螂,中间红色写着触角的据说是猎蝽科,猎食性臭大姐,还有瓢虫和蜜蜂之间那个,韩先生说,青岛话管那个叫“夹板儿”,听得我晕死了。
其实人家学名叫蠼螋,别哭,这俩字的字音是“渠叟”😂
酸不酸爽?意不意外?我查好跟孩子讲的时候,他兴致高昂。而讲过这本小书后,再搬出大部头的百科全书——
孩子不但爱读,也会读了。他寻着自己的兴趣一点一点翻看着,这本以前啃不动的大书,也似乎成了一个一个小书。
后来我们还陆续读到过各种样态的房子,你能叫出几个?
我们还总结出,马的视线有盲区——
羊的眼睛像广角——
猫的眼睛像夜视——
孩子对马格外感兴趣,所以我们又查了不少相关资料,了解了比如马的视线范围很宽,容易受二次惊吓,还有它们的辨色力,以及尥蹶子等等好玩的地方。
儿子也正是因此,对马双眼间的那条盲区印象深刻。
这个过程完全不是刻板学习,而是被吊起了兴趣,不找到答案无论大人孩子都心有不甘。
等到较高的级别,就不完全是科普知识的输入了,还有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引导。
比如《Real Heroes》。
超级英雄什么样子呢?他们有熊的力量,豹的速度,外表俊朗,内裤穿外裤外面,大概就差“赐予我力量吧”的那吧宝剑了。
但其实,调侃过后,很认真地告诉孩子,真正的英雄,看起来跟咱们一样。
真正的英雄既没有透视眼,也不把内裤穿外面,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当然,也要告诉孩子,固执己见并不必然通往英雄之路,可能也会掉坑里,但坚持自己所想,是很难得的品质不是吗?
讲到Rosa Parks,儿子说,他知道马丁路德金,但其实Rosa Parks应该算先驱了。
特别喜欢这种讲解方式,非常简洁却清晰地跟孩子讲明白,种族隔离制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再有一张白人和黑人分开的餐馆——
孩子就完全明白了,比我们之前读的一些人物传记要容易理解太多。更深层次的背景,孩子可以酌情去阅读,但领进门这件事,真的可以很有趣。
这样一套小小的科普分级读物,彻底盘活了我家里沉睡的各种其它科普书籍,中文的,英文的。每读一个主题,孩子就去找相关的其它书来读,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思路。
写这些,并不是要推荐某套书,而是真心觉得,若是你有心,如果你真的踏实去读过孩子在读的,要读的,喜欢读的书,那么你会发现,大部分的好书,都可以越读越薄,也能够越读越厚,即便是学校的课本,都能读出很多趣味来。
这样共同得来的知识,不止让孩子记忆深刻,也让我们自己有满满的成就感。作为一个科普知识实在不算丰富的妈妈,托孩子的福,最近我可也算是入门了哈哈~~
文章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