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外祖父是上校曾经参加过两次哥伦比亚内战。曾因发表抨击哥伦比亚政府的文章被迫离开哥伦比亚。1967年发表百年孤独,一举成为世界级的作家并于凭此书于1982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语言和手法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我觉得它的魅力在于它用平实的语言毫不拖泥带水倾注而成布恩迪亚一家上下七代历时百年的孤寂,恢弘跌宕。平实如诗的行文方式使故事恍如事实,使人在文字侵浸之余又如历尽沧桑。故事中魔幻元素的存在又使人如梦似幻,(笑……)弥漫文中的魔幻却又不至于破坏平实语言的渲染力,反而使人更觉得家族的孤寂是无法挽回的浪涛。读完心灵涤荡,使人无法抗拒世事无常带来的冲击,却又无法放弃与此抗争!世事本无常,不去抗争谁又知道会有什么更差的将来呢?抗争?明明那么愚蠢!(笑……天哪!爱干嘛干嘛去,没事别瞎想)结局明明白白告诉你一切早已有剧本,难道不就是对现实有如剧本般遭遇的一抹哀叹?那只是一笔无奈而已!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鬼魂,梅尔基阿德斯的鬼魂以及手卷、奥雷里阿诺•布恩迪亚的作坊作为线索贯穿整个故事。作为布恩迪亚一家的历史起源,文化起源,以及家庭现状的纽带。分别隐喻了拉美国家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以及现实发展情形。魔幻色彩和现实纵相交错,以鬼魂去象征过去的痕迹,又有手卷与作坊作为过去的痕迹,魔幻色彩的存在加深命运无发抗拒的压迫感,但却没有剥离抗争的希望。這是布恩迪亚一家的传奇,也是拉丁美洲兴衰的暗喻。
百年孤独对死亡的描述是那么的突如其来和恰如其分,其实死亡不就离我们如此的近吗?可以说不管死亡以什么方式到来都是那么正常,但它却又如此庄重!还有什么更能表述世事无常的方式呢?作者对人物死亡的描述都是那么令人印象深刻庄严。当人物可以预知自己的死亡时却又使死亡变得那么平常,不禁使人萌生人终一死而已的豁达。很好推动情节发展之余更多的是一笔笔对死亡的无奈和豁达。
故事情节
故事以市镇马孔多为背景讲述布恩迪亚一家兴衰。
重点讲述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奥雷里阿诺•布恩迪亚,奥雷里阿诺第二以及奥雷里阿诺孤独的一生,以他们的生死交替来讲述布恩迪亚一家的兴衰同时象征一家的兴衰时期。用乌尔苏拉的漫长一生最为布恩迪亚一家的纽带以及映射一家的兴与衰。
故事层出不穷,包罗万象。有描写男人初成对爱情与性的灼热描绘(话说作者的爱情观有点难以琢磨),又女人含苞待嫁的急不可耐,还有女人的尖锐妒忌誓死不休。有壮汉率队开山拓荒、猛男孤身环球旅行、将军运筹戎马生涯、富商豪宴一掷千金、书生苦读寒窗成功果……细致之处柔和清朗,粗旷之处荡气回肠。写尽了人情世故历经繁华沧桑,又若梦里繁花免不了终将凋零。或许作者也徘徊过吧,但最终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坦然。
市镇马孔多和布恩迪亚一家兴衰又实则为拉丁美洲的缩影,故事又何曾不是作者对大历史浩浩荡荡的颂叹?描写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开荒拓土,笔触激荡昂扬,气势磅礴,颂拉美先辈开拓拉美之战歌,感人至深;写奥雷里阿诺•布恩迪亚一生笔触悲凉,革命屡屡失败,终落草草收场,哀官场社会之虚假,悲天悯人;写奥雷里阿诺第二挥霍无度语言诙谐轻快,却不得善终,讽守成者不思进取;写奥雷里阿诺遭歧视闭门苦读,一生结局而不结束,也仅仅是作者对未来展望的婉叹而已!
人物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 作为作为家族的开拓者,他那疯狂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直接引领了家族的将来。当读到他带领追随者无谓地探索,谁又不会为之折服呢?没有计划,前途未卜,如果不是疯子谁又会去冒这种险呢?但他却毅然走出了一条不可思议的路线。或许开拓者在当时看来就是疯子,显然,何塞•阿尔卡.布恩迪亚的疯狂在作者笔触下雄伟、勇猛和无所不能。试问,这种疯子何曾不是我们人类浩瀚历史里最耀眼的光斑呢?这是历史的世界,那是他们的历史。对于开拓者的歌颂作者并没有过多的赘述,伟大难以言表但却又不言自明,疯子不就是最高的赞誉吗?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也就注定如鬼魂般无处不在,他活着布恩迪亚一家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更在那棵杏树荫下。他在看你……
乌尔苏拉 作为家族纽带的存在历尽一家兴衰,送别了一家四代。我们难以想象她的内心是苍凉。以开拓者的无限精力为家族带来家族兴旺的财富基石,是家族的守护神。为追寻儿子而误打误撞找到了丈夫的梦想之地,确由造化弄人之意。她给马孔多和家族带来了繁荣和将来,确又亲眼目睹一切的逝去。一生是极致的悲剧,晚年的失明或许只是作者出于怜悯是她可以看不见一切的凋零吧!但她却从来不曾迷茫啊!没有一刻不是为了家族操劳,她的爱是博大的、是宽广的,某种意义上乌尔苏拉才是真正意义的家。
奥雷里阿诺•布恩迪亚 作者给予最多的笔墨去描述上校的传奇一生。上校不属于布恩迪亚家,不属于马孔多甚至是不属于小说世界。他属于作者,是作者心中的英雄,作者借他的一生去表达对真正的革命英雄的敬意,是指向现实政治妥协的一把长矛,深深刺入现实。上校的最终孤寂,在我看来那是一笔长长的无奈;他最终的悲愤与无力,是作者最内心的表达。是不服,是抗争,是寓意永世流传的精神武器,是永不妥协的宣言,是为抗争到底高高举起的旗帜!他是布恩迪亚一家进取精神的极致代表,更是作者内心抗争精神的具象。
译名之争
在港台地区《百年孤独》译为《百年孤寂》,本来我也没多大当回事,但就是说,最近接触到“文化自卑”这一说法,我就耿耿于怀。我自己也就琢磨,好像我一开始就觉得“百年孤寂”更为贴切,因为我就觉得孤寂一词和适合于形容一个家庭。这两天就琢磨是不是受文化自卑的大环境影响自然而然地认为(这种事情其实是无法从自己的思维出发辨清的)。其实我只要一陷进这个思维陷阱,我自己其实不论找出什么理由都会无法说服自己。(笑……)
其实吧,我认为“百年孤寂”更贴切理由如下:
1. 孤寂更适合形容家庭之类的群体单位
2. 从文中对布恩迪亚家后来败落的宅院的描写颇有荒寂的感觉
3. 布恩迪亚一家的结局是寂灭了
阅读指南
本书为1967年发表的作品中文译本也有几个版本,但直至2011年才有正式授权的范晔译本。为表示对版权的尊重,请购买范晔译版阅读!
由于本书为西语文学作品,而且布恩迪亚一家又重复命名的习惯,对中文读者而言有时难免会混淆人物关系,影响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