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序
有些小说看一遍足矣,日后想起其中的故事也不过是一阵唏嘘,但没有拾其书再读的欲望。而有些小说却能一想起就血脉喷张激动万分,恨不能立即翻出来细细再读一番,而每次细读都能获得新的感受。《三体》三部曲,对我来说就是这类的小说,哪怕撇开科幻这一相对主流文学来说较为边缘的属性不谈,单以小说应有的流畅性和娱乐性甚至是思考价值来说,它都是极其出色的。
一、古典式科幻
刘慈欣写科幻小说是古典式的,继承了欧美科幻黄金时代的作品风格,故事结构完整宏大,社会生活背景壮阔,叙事跌宕起伏,对科学技术描写细致入微,更重要的是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远的哲学探讨和思考。这类的科幻经典,必须要提到的是阿瑟·克拉克的《太空漫游》四部曲,我们也能明显看出《三体》受《太空漫游》的影响极为强烈和深远,连刘慈欣自己都说过,他是克拉克的学生,是克拉克让他重新认识文学的潜力和可能性,并把他带上了科幻之路。
但《三体》与《太空漫游》相比起来,其实并不逊色,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中国的科幻读者来说,《三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故事由文革这个让我们熟悉又陌生的话题起端,那些熟悉的人物背景,毫无隔阂的人名和语言使用,让我们有种误以为已真实发生过或即将会发生的错感;但与这厚重的现实所结合起来的,是描述手法的极端空灵和宏大,以及幻想的绮丽与震撼。这是一种奇异的感受,处在真实世界的我们的感官和思维被放大、重组和牵引后,被指向了一个浩瀚的所在。这种感受,虽然在读《太空漫游》的过程中也能获得,但总会比读由我们自己的文化和语言写成的《三体》多了些隔阂感。总的来说,刘慈欣的《三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式科幻文学。
二、超越自恋
在《三体》第一部中,大刘描写了拥有三个恒星的不稳定的世界和其中的文明种族,这个外星世界和种族都是作为整体形象描述的,在这样的参考系中,按传统模式描述的人类世界也凝缩为一个整体形象,在这里人只是一个整体性的符号,更多地去关注人作为一个整体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从而跳脱了传统文学中的“以人为本”的思维。本来人类的社会史,就是一部人的地位的上升史,从斯巴达克斯挥舞利剑冲出角斗场,到法国的革命者们高喊人权博爱平等,人从手段变为目的;而“文学即是人学”这句话也被奉为金科玉律,传统文学的理念越来越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文学也变成了人类的一场超级自恋的“游戏”,宏大叙事在消失,越来越内向,越来越宅,人与自然的关系淡出视线,甚至连人与人的关系也渐渐不耐烦,只剩下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只剩下个体的喃喃自语。文学需要超越自恋,应该从描述人与人的关系的局限中超越出来,外向的,更多的去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用文学去接触比人性更宏大的东西。以整个种族形象取代个人形象,以及一个环境或一个世界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出现,这是人物形象的文学概念在科幻小说中的两种拓展,也是大刘在写《三体》时一直努力要去做到的,不得不说他做得不错,像第一部的最后部分三体人对整个人类广播说的那样,“人类,你们其实都是虫子”。
但在整个《三体》系列中,大刘并没有完全放弃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完全不去描写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二者是并存的。第一部里,大刘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一段话,“在外表上,中国人受人注意的是他们的勤劳,是他们对生活方式和儿童福利的要求的低微。他们要比印度人更乐观,也更天真。但他们大多数是负担沉重的:男男女女为每日五分钱的工资天天在敲石子。他们似乎鲁钝得不理解他们命运的可怕。”(《爱因斯坦文集》)由此感叹“在中国,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的,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叶文洁和伊万斯领导的地球三体运动对人类文明彻底绝望,憎恨和背叛人类甚至将消灭人类作为最高理想。还有书中其他的一些例子,再去看看现在真实的世界,这一切都是那么发人深省。总得说来,这第一部是最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性的。
三、零道德
第二部《黑暗森林》,是我个人在三部曲中最喜欢的,每次看完《黑暗森林》,我都能在其中体验到在文学作品里并不容易体验得到的完美高潮,这是一种启示性的震撼,一种极致的满足。“面壁人”计划,四位“面壁人”设计的四套反击方案,想象出来的情人,看似神圣却又冷酷至极的“水滴”,“宇宙社会学”,猜疑链,射手与农场主,等等等等,一连串的构思和“点子”让人目不暇接拍案叫绝。
种种巧思中,最让我震撼的,还是零道德的宇宙社会形态。大刘力图在导致人类文明彻底毁灭的大灾难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人类已有的价值和道德体系,并试图描述一个由无数文明构成的零道德的宇宙。在这个科幻的世界设定下,已有的道德观和价值体系是多么的软弱无力,只要将其向前稍推一步,一切将变得真正冷酷。试想一下,道德是有阶级性的,扩展到宇宙生命或许是有种族性的,道德脱离不了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又不能脱离社会,道德是为这个社会服务的,外星人的道德再高也是为了他们自身的社会生存和发展所服务。所以一个拥有高科技程度的智慧生命同样会拥有极高的道德准则这句话,就不一定成立了。
大刘说他在科幻文学中看到了一个奇特的功能:现实世界中任何一种邪恶,都能在科幻中找到相应的世界设定,使其变成正当甚至正义的,反之亦然,科幻中的正与邪、善与恶,只有在相应的世界形象中才有意义。善恶是相对的,大刘在《黑暗森林》里多次利用剧情诠释了这一现象。
不得不提一下面壁者。面壁者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诡异的使命,它的逻辑冷酷而变态,但却像锁住普罗米修斯的铁环般坚固无比。这是一个不可撤销的魔咒,面壁者根本不可能凭自身的力量打破它。不管他如何挣扎,一切的一切都在对面壁者的微笑中被赋予了面壁计划的意义:我们怎么知道您是不是在工作?
在这一部后半部分,有一段看得我是直打冷颤,比看了恐怖片还要感到恐惧:“他(罗辑)继续下沉,动荡的星空在他的头顶上缩化为冰面破口那一团模糊的光晕,四周只有寒冷和墨水般的黑暗,罗辑感觉自己不是沉人冰水,而是跃入黑暗的太空。就在这死寂的冷黑之间,他看到了宇宙的真相。”这真相,“黑,太TM黑了。”
四、末日实验
第三部《死神永生》,将科幻小说独具的宇宙视野和本质性的思考推向了极致,纷至沓来的宇宙细节和宏细节描写让我们震撼至极,这是对人类终点乃至整个宇宙终点的描写,大刘发挥地得心应手。所有的这些都已经超越了对物质世界甚至精神世界的思索,进入到对生命和宇宙目的性的终极追问,一路看下来,真的是荡气回肠。“宇宙的田园时代已经远去,昙花一现的终极之美最终变成任何智慧体都无法做出的梦,变成游吟诗人缥缈的残歌;宇宙的物竞天择已到了最惨烈的时刻,在亿万光年暗无天日的战场上,深渊最底层的毁灭力量被唤醒,太空变成了死神广阔的披风。太阳系中的人们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切,最后面对真相的,只有两双眼睛。”
这是一个只有用科幻文学的思维方式才能产生的思想实验,这就是科幻的“末日体验”。人类自诞生至今,作为一个整体人类文明从未遭遇过灭顶之灾,要想体验这种“灭顶之灾”,只能通过科幻文学。而科幻文学的语境不是人文的,而是冰冷冷的理智和逻辑的,我们极易被引入道德和价值观的困境之中,深入到这些想象世界中,就会看到在冷酷的宇宙规律下,我们以前认为天经地义坚不可摧的东西是那么不堪一击。“万有引力号”和“蓝色空间号”,让我想起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小丑让两艘船上的普通公民和囚犯选择是炸掉对方的船或者被对方炸掉,结局在电影里是美好的,是富含了人性光辉的,但在《三体》里,大刘再次给脆弱的人性和道德以沉痛的毁灭性打击,让两艘飞船上的人做了残酷的选择,但做了这选择后人性的光辉也同样消失了,剩余的那些人类,还能称得上是人类么?这一切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但大刘也并没有完全让我们对人类绝望,那两双眼睛能最终面对真相,靠的是一开始的近乎琼瑶式的爱情故事——云天明为其暗恋的程心买了一颗遥远的星星,最终拯救人类这个种族的,正是人类那颗柔软温暖的心。这故事是如此的寂寞无助却又浪漫彻骨,“最终,这颗星星为无尽的黑暗森林带来了一丝光亮,卑微绝望的单恋也成为了撒播宇宙的大爱。”
《三体》的这第三部,是很硬的科幻,大量的技术化描写和强大的科学逻辑思维转换,让一些非科幻迷可能会觉得艰涩难懂,即使大刘为了解释一些技术描写,还单独在书里写了一部“书中书”:《时间之外的往事》。但这就是科幻文学最核心的魅力点,越是疯狂虚幻的想象,越是超越性的思维,背后越是需要坚实的细节和强大的逻辑。这种科幻小说风格是凡尔纳和坎贝尔所倡导的小说,以科普为目的,以技术描写致胜,而这正是中国科幻文学在之前逐渐消失的、仍然具有活力的部分。在之前,中国科幻作家的主流群体否定了鲁迅等人所定义的科普发展方向,转向了一种反思社会、批判现实、淡化故事的全新文本构造形式,造成了科幻作品对科技创意丧失了关注。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则挽救和发掘了中国科幻所缺失的这一部分。在《三体》的成功之后,中国的科幻文学上,这样的作品才越来越多了起来,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五、跋
最后我们还要客观的来说,《三体》虽然是一部极其优秀的科幻小说,但还不是完美无瑕的,也有一些让人诟病的地方,其中最获普遍认同的是人物描写的单薄没有层次(说实话这点也许是刘慈欣的刻意为之,在克拉克的《太空漫游》中具体人物的描写则更为模糊化),还有一些技术方面的硬伤(比如按照大刘的四大条件其实无法从社会学上推出黑暗森林法则)。单就想象力来说,《三体》远超阿西莫夫的《基地》,但历史厚重感表现却远远不如后者,因为有的时候也能看得出,大刘是在为了想象而想象,为了宏大而宏大,缺乏了一些人文的沉淀。但对于一位在娘子关做“电工”的计算机工程师理科生来说,我认为这所有的不满都是在过于苛刻。我认为,《三体》是目前中国科幻文学的最高峰,但不应该也不会一直是最高峰,我们终将看到比《三体》更好看的科幻作品,这也是中国科幻文学必须要去努力做到的。对科学的幻想和想象是构建发展科技的关键基础,其重要性是可见的,别羡慕美国NASA的太空科技发展,这些科学家们的童年都曾经过太空探索科幻小说的洗礼;别嫉妒日本机器人大国的美名,这些工程师们从1950年代起就沉浸在机器人科幻作品中直到今日。一个国家没有科幻文化作为基础,却妄想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科技大国,本身才是最荒诞不经的幻觉。
P.S.1.在本篇书评撰写过程中,或参考或摘抄了以下书籍的相关内容,在此表示感谢,有对科幻小说文学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找来一读:
1、地平线未来丛书《追忆似水的未来》,【著】吴岩,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地平线未来丛书《刘慈欣谈科幻》,【著】刘慈欣,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3、《三体III:死神永生》序《心事浩渺连广宇》,【著】严锋,重庆出版社。
P.S.2.《三体》这种古典式史诗科幻小说,如果看《三体》不过瘾,我推荐下几本书:首先当然是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故事绝对精彩,结尾总有转折,又能体会到历史的厚重感;再者是阿瑟·克拉克的《太空漫游》系列,私以为这是最完美的科幻小说,特别是第一部《2001太空漫游》;另外还有杰克·万斯的《濒死的地球》、弗诺·文奇的《深渊上的火》,阿瑟·克拉克的《与拉玛相会》等等,余不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