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自己的事业上,进步最快的方式,就是以最笨的方式花大把的时间下苦功,你花费的时间越长,研究的程度越深,积累出来的潜在价值也就越大。
成功,说到底就是一场踩坑游戏。整个过程踩的坑越少,距离成功就越近;踩的坑越多,距离失败就越近。而课题研究,就是把成功路上的这些可能要踩的坑提前扫描出来,想尽办法躲开它,别人掉坑,你绕开了坑,你就比别人走得更远,更有发展。
在每个人的未来发展上,在对自己的投资上如果选择节省时间,积累出来的价值也就越少,愿意在你的成果物上花时间的人也就越少。相反,如果你花了大把的时间深度研究,创造出来的成果具有普世价值,别人在你的成果上也就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你的影响力也就越大,收获的机会也就越多。
比如在同一个领域的不同书籍,有的书,你会只看目录;有的书,你会速读;还有的书,你不仅细读,还要反复看。书与书之间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因为透过文字背后所折射出来的用心程度,这种内容层面的质量,读者是能感受到的。
如果把用心比作树木,花一年时间小树的树枝树干都太细,没有太多的价值。成长到了第十年,树木成型,树木就可以做顶梁柱了。成长到了第一百年,树木早已成为参天大树,甚至被当地人赞誉为百年古树,成为当地的一种共同记忆。
你看到了吗,这就是时间的力量。每个人内在精神世界的成长,往往就是这样的树木。段位较高的人,他们往往花了大把的时间进行研究,投资自己,能够特别透彻地看清事物的本质。段位较低的人,他们往往不愿意下笨功夫投资自己,内在世界的小树很可能都看不到,精神世界里往往是大片的荒漠。外表的皮囊都差不多,内在的精神境界却是天壤之别。
从这个角度在看时间跟财富的关系,你就会发现真正的价值,尤其是那些经久不衰的经典,都是花大笔的时间磨出来的。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不是物理上的距离,而是精神上的距离。精神层面的丰盈会透过外在的物质世界呈现出来,这种价值迟早会被懂它的伯乐发现,给价值创造者带来更多的机会。
所以,人们才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点是十年前,如果没种,最好的时间点就是现在。
在价值的积累上,一定不能节省时间,反而要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上面。通过看书、跟拿到结果的人学习、知行合一行万里路,这些就是个人发展的最底层的心法,慢就是快,快就是慢,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