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的这一讲主要是讲如何用产品的思维去观察或判断一个人。
这里用了男女关系来看这个问题。一个帮助30多位女生找到结婚对象的产品经理,他从这五层去分析看待这个问题。
一、感知层
感知层是指对外表、外层的认知。比如这个人的外貌、穿着、举止、整洁度等,这基本是人与人刚开始接触的第一个认知环节。如果你只是希望跟这个人有浅层的了解,保持一定距离的关系,那你只关注感知层即可。
二、角色框架层
角色框架层是指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比如你是一个军人,一个银行职员,一个老师,这些角色的定位会预设给人不同的感受。在不同的场景中基于不同角色的感知,这是一种较浅的认知。
三、资源结构层
资源结构层包括一个人的财富,人脉,精神结构和精神资源等。
四、能力圈
能力圈指的是一个人的能力范围。
五、内核
内核是五层中最核心的部分,这是对存在感的定义。人在不断满足自己的存在感而扩充自己的能力。人为了生存需求而奔波焦虑,所以人得到满足后不会想扩充能力圈,因为扩充能力圈太辛苦了,但你如果能力圈越大,越有强大的内核。
梁宁讲的的这五层刚好跟我最近在看的《用户体验要素》里讲的用户体验五要素很契合,或者说梁宁是从这里把看产品五要素是转化为看人的五要素。
《用户体验要素》里把设计体验的工作划分如下:
一、表现层
我们在网页中看到的文字、图片、链接等一些感知上的设计,我们理解为表现层。
二、框架层
一些按钮、空间、照片或文本区域的位置设计布局,以达到这些元素的最大的效果和效率,我们叫做框架层。
三、结构层
框架是结构的具体。结构层用来确认页面层级的关系,如用户如何到达某个页面,且完成后能去什么地方。
四、范围层
网站各种特征和功能构成了网站的范围层,它是功能规格和内容需求。
五、战略层
战略层不仅包括了经营者想从网站得到什么,还包括用户想从网站得到什么。这是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所在。
结婚教练把结婚对象当作产品,即人也是一个产品。乔布斯的产品苹果手机是多么让人追捧,用户体验是多么的棒,但是乔布斯本人的用户体验却好像远没有他的产品一般好。想想还是有点奇怪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