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里唱“当别人生气时告诉他就算观念不同不必激动”。同样,即便是血脉相承的兄弟姐妹,都可能因为后天的生长环境,而拥有不同的价值观,更何况大千世界里形形色色的人——看不惯的行为、鸡同鸭讲的场面,与其抱怨对方,不如选择沉默。更高级的作法是,让自己有影响力,让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将好的观念进行传达,进行扩散。这值得花上一辈子的时间去修行。
我妈妈喜欢唠叨,有时候和婆婆提起我妈的时候,我总是会忍不住埋怨我妈的唠叨,以及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观念。重新看待“抱怨”,明白——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改变它的运行方式,而你的世界则会被这种抱怨彻底毁掉。
当与婆婆再次提起我妈,我给自己的大脑安装了个弹窗——“抱怨模式要启动了,STOP!”
即便是最亲的人,她的经历、价值观造就了她现在的生活状态,你无法去埋怨,最多是耐心的与她沟通,沟通不了的,就选择倾听。抱怨只会让双方两败俱伤。而且,她会伤心难过,而你抱怨指责后,更多的也是伤心难过。
一开始,我们不自觉地抱怨自己——怎么又懒床了呢?怎么又迟到了呢?
再后来,我们不自觉地抱怨伴侣——你不如XX好,你一点儿也不浪漫,你太懒了!
再再后来,我们不自觉地抱怨孩子(有时候是别人的孩子)——怎么那么吵?就不能安静一会吗?
这些正向地说,可以归纳为人在情绪上的一种正常反应,片面地说,可以认为是一种loser的行为。
因为,对于这种抱怨,并不能解决任何的问题,反而对自我成长、亲密关系、亲子关系都有极大的杀伤力。
而,我们都知道——抱怨是没有用的,也想改,但总改不掉。怎么办?
开始记录你抱怨的次数吧,并和弹窗提醒结合起来使用。或许,再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抱怨的次数越来越少了,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了!
我重新认识了抱怨,也明白它是一种无济于事的行为,甚至是会将一个人拉向深渊。可以想象一个只会抱怨的人,内心是有多么的缺乏安全感——因为,真正有能力的人,面对不如意的事情,选择的不是抱怨,而是去改变。
对抱怨采取——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它体现了2点——
改变能改变——体现了能力。
接受不能改变——体现了耐力。
活着,而且活得有质量,太需要解决问题的思维了!而当你选择不抱怨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你开始朝有质量的生活方向前进了!
1.不再做别人情绪的垃圾桶。
水路是我的同事,一开始我欣赏他小小年纪做事认真、负责。因此,当他遇上难题的时候,也尽量设身处地的帮他分析。
再到后来,可能是因为工作压力大,觉得各种不如意,起了种种抱怨。再加上离职的童鞋向他说明自己跳槽后工资翻倍提升后,他的抱怨次数开始变多——抱怨福利、抱怨加班等情形。一开始,我耐心地听他向我吐槽,并尝试着为他梳理他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自己的定位。
后来的后来,我选择了沉默。原因很简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题,都需要自己去解决,你可以选择抱怨的方式去对待,也可以选择去解决。既然你已经选择了抱怨,我说再多也无济于事,反倒最终,我成为别人负面情绪的回收站,这又是何苦?
2.减少抱怨的次数
有些观念,我不认同,或者有些建议,当时我没想明白时,我选择沉默,不去过多的争论。因为争论是无意义的。有时候反倒伤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