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时,里面有一个观点触动到了我。
积极主动是人类的天性,即使生活受到了外界条件的制约,那也是因为我们有意或无意地选择了被外界条件控制,这种选择称为消极被动(Reactive)。这样的人很容易被天气状况所影响,比如风和日丽的时候就兴高采烈,阴云密布的时候就无精打采。而积极主动的人则心中自有一片天地,无论天气是阴雨绵绵还是晴空万里,都不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只有自己的价值观才是关键因素。如果认定了工作第一,那么即使天气再坏,敬业精神依旧不改。
消极被动的人还会受到“社会天气”的影响。别人以礼相待,他们就笑脸相迎,反之则摆出一副自卫的姿态。心情好坏全都取决于他人的言行,任由别人的弱点控制自己。
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Roosevelt,美国小罗斯福总统的夫人——译者注)曾说:“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人能伤害你。”圣雄甘地(Gandhi)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除非拱手相让,否则没人能剥夺我们的自尊。”可见最刻骨铭心的伤害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竟然会放任这些伤害戳在我们心上。
上面的句子无疑都在表达同一个观点:能影响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塞缪尔·约翰逊(SamuelJohnson,英国辞典编纂家兼作家——译者注)曾说:满意源自内心,那些对人性一无所知的人总是妄图通过改变外在而不是内在性情来追求幸福,结果必是徒劳无功,而本来想摆脱的痛苦却会与日俱增。
看到这句话后,我便想起了以前学过的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讲究淡然平静的心态。不以己悲,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 即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
然而这不就正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第一个习惯中所说的要想积极主动首先就得有这样的心态么?
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在不断的去解释和深化前人的观点,然而我现在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却没有领会其中的意思并且将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