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大会更新了,我留着今晚看。
奇葩说第一期的时候还是杨云推荐我看,我听了这个名字以及看了选手们各种奇特的长相打扮之后,跟何老师的反应一样:什么流氓节目啊!
可是小杨多次重复力推,就看了几集。路转粉。
奇葩说里面的辩手都各自都有不错的几场,比如第一期的马薇薇和如晶宝贝,到了第三期表现就非常平平,而第三期黄执中和姜思达就很出彩。那个爱咆哮的警察,唉,他怎么还不走……
奇葩说之所以没有变成如它名字一样的流氓节目,全靠着三位老车夫强大的把控力。
区别于选手每一期都在拼洪荒之力,三位老车夫内功深厚,场场总结都是四两拨千斤,特别是高晓松和康永的总结,高晓松永远诗和远方,而康永哥就是一个中年老精灵。马东则负责偶尔开个黄腔,接接地气。
我喜欢他们这样从小富足的文化人,有了仓廪实的底气,对爱好的追求很够大胆。虽然晓松老师长得丑、还酒驾,但他对自我兴趣的追求真的很纯粹,不缺钱啊,不必附和主流大众的审美。康永哥就更不用说了。
若是后来发迹的,总不过看不穿,对红尘浮华都透着一股子狠劲儿。比如郭敬明,豪宅、奢侈品、自拍无敌晒,每本书里必谈上等人的生活,我还记得郭采洁家硬广插入的爱马仕家居。总归曾经捉襟见肘过,似乎就连在虚拟世界里都要跟贫穷划清界限。
每次读起来老杜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觉得真的太惨了……无论如何自嘲都掩饰不了的饥寒交迫。苦难成就了他们的伟大,但还是觉得太苦了。
小时候的爱好和兴趣不必拘束于“做一个对未来找工作有用”这句话的孩子很幸运,喜欢画画就画画咯,喜欢排球就排球咯,不必有用。
我们80后,群众家庭出生的80后,大部分没有过自己真正的爱好。
“画画,太花钱”;
“跳舞,吃青春饭”;
“天文,不好意思,这是啥?”
可能只有喜欢奥数和英语这类的爱好会被保留下来。于是到了今天,我们三五好友在一起,想互相发掘一点爱好也是蛮难的,健身或者烘焙,多少还是带着目的性的,甚至必须要加上恒心才能实现。这么多年的空白,到现在才生出来的一点兴趣,也不足于称为爱好吧。
再不然,我们就再等等,等年纪大的像摩西奶奶了,扔掉买房买车瘦脸针这些包袱之后,说不定那在我们心底因为负重而沉没大半生的爱好就再次浮出水面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