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王志纲的《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里读到广东潮汕人在生意场上的生猛,我不禁莞尔。
书里,王志纲说,若干年前,有位潮汕老板和他说,做生意说起来很简单:种地不如种厂,种厂不如种房,种房不如种人。
其中,“种厂”指的是搞工业;“种房”指的是搞房地产;“种人”则是搞官商勾结。
他感慨潮汕人的行贿,明火执仗,胆子极大。这我也曾有幸侧面被触动过。
以下就以上帝视角讲个生意场上的小故事。
十年前,一个大公司市场部,当时那市场部部长手里掌握一些对外广告和宣传类的重头核心资源。
有段时间那位部长手里有个特重量级的宣传项目非常有吸引力。
一个广东潮汕的老板通过中间人找到这位部长。
在一私密场所,那个老板见面简单寒暄几句就直奔主题,说想参与贵公司马上要进行的这个项目的招标,希望部长能给个机会。
整个攀谈期间,潮汕老板话语简洁干脆不啰嗦,不说一句废话,说完就立马走人。
当然走之前也不忘顺手撂给那位部长小几万银子作见面礼。把那位部长镇得一愣一愣的。
同样一个项目,另一老板也想要。
这位老板是一个历史和文化底蕴俱深厚的南方某古城人,诗人作家出身。
他也是通过中间人找到这位部长,然后就是吃饭喝酒。
酒桌上,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间,这位老板和部长热情地谈诗歌谈文学谈情怀谈人生,还跟部长称兄道弟,热情热乎得不要不要的。
当然也不忘谈他自己公司想参与部长手边这个项目招标的期待,希望兄弟(部长)能给个机会。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最后当然是那位潮汕老板中标。人性如此。无可厚非。
同样源于人性,这位诗人老板白忙乎一场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后来还发生了一些龌龊又好玩的故事,以后有机缘再续。
今天刚好读书读到这里,偶然勾起一些久远的不算是回忆的回忆。小记一下。
读书可能就是这样,边读边思边遇见。
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