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享单车的思考
共享单车火了至少有一年了,但是从最近开始,尤其是从2月底以来,ofo和膜拜这两个行业领先者开始不断进行免费骑行活动,以至于OFO用户的手机现在经常会被这样的短信骚扰
每隔几天就会有这样的短信发到用户已注册的手机上,非常幸运的,我是在这样的信息发到手机上之前就体验到了这样的服务,原因只是上班时间比短信时间早,在我发现骑了摩拜没有付钱几分钟之后才收到短信。
从当星期(2月20)开始,在简书,知乎等互联网社区平台上不断出现了分析理解这一现象的文章,大多数我都有所阅读,但感觉自己自知深浅,迟迟没有下笔写出自己的想法,今日思考再三,还是想写出来和诸位商讨,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下几条是我对现状的分析
1,共享单车这个领域,我认为最核心的产品是单车,而不是APP。单车的骑行感受,包括车身重量,座椅舒适度,前置物品栏和单车大小形状等都是用户首先考量的标准,在我的骑行过程中发现,ofo车身较轻,骑行感受也接近一半意义上的单车,可能比较贴合女性用户的需求,而摩拜单车较重,但是设计感强比较前卫,可能更贴合学生党的想法,这里各有千秋,但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摩拜的单车。
2,其次在APP设计方面主要根据业务流程,我认为摩拜的APP在流程设计上比ofo的更胜一筹,ofo需要输入车牌,从车身上读取车牌号码输入APP才能开锁,而摩拜可以扫码开锁,虽然技术上可能稍微麻烦一些,但是从产品设计的角度,ofo是明确必须占用用户脑力,即使是很少一部分,但摩拜的APP就可以让用户再有了习惯之后在使用过程中,完全可以同时思考其他事情。
以下是我的几点想法:
1,我认为共享单车的盈利现阶段主要是单车本身的运营利润,指的是共享单车从投入运营到报废的时间里用户缴纳的 使用租金和费用,共享单车现在的设计使用寿命在3年左右,按照全国已覆盖共享单车地区平均的天气,雨雪,恶劣天气,严寒和酷热除外,约有270天的正常使用天数,按照每辆单车2元每天的租金计算,每年的收入在540元左右,按照这样计算,单车从投入运营计,后两年收入即为一部单车的利润。
但这里是不计入单车损坏等损失的,众所周知,自共享单车开始运营以来,在全国各地被私自上锁,拆卸,损毁等等新闻不胜枚举,损坏保修率行业内保守估计在20-30%,也就是说按照上边的计算方法,每辆共享单车的资金回笼时间平均延长4个月左右。另外,部分单车需要回收,维修再投放,其中回收和再投放需要调度成本3元,维修成本按照实际情况有直接关系,最后再加上日常运营时,根据城市人口流动的潮汐现象,部分单车也需要调度,综上,一部单车在寿命内的平均运营成本回收期在近1年半左右。
另外,我们还有一部分花费可观的智能锁成本没有计入总成本,现在一部智能锁成本比一部单车略贵,带智能锁的单车价格基本近千元,但各个公司都在研发智能锁的过程中,这部分还未成定局,只能略作估算。最终算下来,成本回收大概在两年半左右,真正盈利的时间大约只有半年左右。
2,共享单车的押金有可能成为另外一个盈利点,使用过单车的用户都知道,使用车辆之前需要先缴纳押金,摩拜是300元,ofo是99元,虽然数额差距比较大,但是性质是一样的,租金只有在不常使用时才会申请退回,而单车这种事物一般使用频率不定,但是频率一般不会太低,按照一般用户的使用习惯,押金都是一直存在平台上,ofo原则上是秒退回,摩拜是需要2-7天的工作日才能退回,这部分押金的用法可能有几种,第一,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在这里企业还是提供资金,和政府分摊利益。第二种,利用单车的押金,在市场上进行投资,但这种操作是否合法,还有待商榷,毕竟现在有关P2P的法律和监管还没有完全的完善。
3,共享单车现在可以说正在进行一波烧钱大战,那共享单车到低是不是应该烧钱,烧多少,怎么烧,在这里我有一点点小小的想法。
首先,是否应该烧钱?我认为是应该烧的,首先,这个行业算是近两年互联网和资本催生下才新产生的行业,入局者甚多,但是却没有确定的行业老大,只有两个用户之和约有9成的领先者ofo和摩拜,各个地区都有自己领先的企业,行业的领先者ofo和摩拜最主要的线下产品都还没有完全成熟,行业内部竞争还未成定局,这是其一,其二,行业中单车成本在国内市场铺开所需成本是巨大的,主要是线下智能锁单车的成本,可以说这个行业想入局还是有可观的壁垒的,综上,我认为还是应该烧钱的。
我推测,这些钱的去向和当年滴滴烧钱不同,滴滴当年是同时补贴司机端和用户端,共享单车没有类似的司机端,用户端其实花费也很少,因此这里对用户的补贴就是免费,但是由于现在的运营现状,本来现在的运营也不怎么赚钱,我想其实对于企业来说,免去这些费用相对是一些很小的花费,那么这些钱应该主要是三种走向,第一,在本公司单车还未覆盖的城市或者地区地推和铺设共享单车,第二,研发包括携带GPS装置的智能锁在内的新型车辆,第三,寻求跨界合作提升其竞争力,这里摩拜已经提前有了动作,在17年2月24日,摩拜单车的车身二维码已经和微信二维码在技术上打通,微信可以直接扫描摩拜单车上的二维码开车锁,可以说这是摩拜在产品策略上的先人一步。不知道ofo什么时候也会有类似的动作?
以上是我整理的对共享单车近期发展的一点看法,各位看官还请多发表意见,如有不当之处请斧正,如果有侵权之处请联系我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