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上人来人往,地铁站上一个挤着一个,下班路上,璐璐看到一位母亲背着孩子的书包,手里牵着孩子,孩子手里拿着一支冰糖葫芦,妈妈另一只手里拿着他的米奇气球,宝贝时不时亲昵地和母亲撒娇。
她想:那个孩子也许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童年吧。思绪又把她拉扯回小的时候。璐璐的童年没有同龄人无拘无束的玩耍,更没有随心所欲的撒娇。
那时候的她最怕母亲拿着那根粗粗的晾衣棍站在屋前的小坡上叫唤着自己回家担水,挑柴,喂鸡、猪。因为那样,回到家就不止是干活,还得接受母亲晾衣棍的抽打。
但为了赶在母亲叫唤自己之前,璐璐总是在课后又快又好地完成自己的作业,
放了学就飞一般地跑回家,得赶在母亲之前,才能逃了一顿皮肉之苦。
有一回语文课上,老师和大家介绍了在这个落后的小村庄之外的世界。
那是一个有上万册藏书的图书馆,有可容纳上千人的体育馆的校园,就算是走在那偌大的校园里,就已经让人心向往之。
要知道,在这样一个贫穷到连饭都吃不饱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就像五彩斑斓的泡泡终会转瞬即逝。
但璐璐却想着,为何不把这个美好的求学之地变成自己努力前进的明灯呢?
即使,目标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但一点一点地去靠近,奇迹可能就真的成真了呢。
璐璐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写进语文老师布置的作文里,想以这样一种方式来和老师倾述。
直到现在,璐璐依然记得,老师在作业本上写下的评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也正是老师的教诲,让自己朝着目标的方向前进。
当璐璐收到作业本时,迫不及待的要看看老师的答复,当看到老师肯定的回复时,自己心里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一般,坚持每天执行着给自己安排的学习计划。
每当有学得不明白的地方,就在办公室向老师请教,尽管在这样紧凑的学习步伐下,璐璐依然要完成家里的家务活,劈柴的同时,嘴里还不停背诵着课文。
课桌上,唯一的一本草稿纸,有被铅笔涂掉一遍又一遍的痕迹,但草稿上璐璐每一份努力的痕迹却永远抹不掉。
每当璐璐上学时,看到校门旁写着的“知识改变命运”这几个大字,便觉得命运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自己一定要做命运的主宰者。
好几次,璐璐因为家里条件而自卑,几乎想要放弃时,每当看到老师写在作业本上加油打气的话语又给了自己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后来,璐璐回想起这段艰难,背负着梦想前行的求学路,都不敢想如果给自己第二次机会,自己是不是真的会放弃,因为那些日子,生活带给自己的不仅是身心上的磨砺,更是成长的历练。
都说阳光总在风雨后,或许,璐璐在那一天也迎来了属于她雨后的彩虹。
那一天语文老师,特地到了家里,悄悄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璐璐,那时老师高兴得像个孩子,就像是自己考上了的模样还清晰地映在她脑海中。
璐璐把老师叫到一旁,吞吞吐吐说了自己的想法,家里的条件都维持得如此艰难,怎么还掏得出学费。
老师又何尝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告诉璐璐,老师推荐学校给她申请的助学金已经批下来了。
这时候,璐璐抱着老师热泪盈眶,久久抽噎着,都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努力了这么久的回报。
老师也是和母亲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才勉强同意璐璐继续上学。
那一天,唯一来给璐璐送行的只有老师,老师叮嘱了许多事情,但感觉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像软软的棉花一样,璐璐只注意到老师鞋下爬满了泥泞的泥浆,背上一大片被汗水打湿的痕迹。
后来,尽管回母校的机会少了,但璐璐依然会给老师写信,和老师聊聊学习生活,感觉比家人更像家人。
璐璐回想起过往,是啊,老师是自己永远的恩师,是老师一次次的鼓励,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告诉自己:你的努力值得你想要的一切!
台灯下,璐璐在日记本上写下自己对过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目标的实现可能真的很难,但没有去努力过的目标永远只是心中的假想敌。那怕和目标还差一点,都是给自己的努力的一份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