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本章出自:子罕篇
【注释】
①衣 yì :穿,当动词用。 敝:破旧。 袍:用乱麻衬在里面的袍子。 ②狐貉:用狐和貉的皮做的裘皮衣服。 ③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见《诗经卫风·雄雉》。 忮 zhì ,嫉妒。
【翻译】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袍子,与穿着狐貉裘皮衣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羞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不好呢?’”子路听了,从此常常念着这句话。孔子又说:“仅仅做到这个样子,又怎么算得上好呢?”
【感悟】
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是亦师亦友,子路做到了不以缊袍敝衣为耻,而是把目标和精力都放在了求学上,这样的子路让孔子很是欣慰。
而子路的这种品质既来之老师的教诲,也来自《诗经》的启迪,所以他对“不忮不求”这句话深以为然并常常挂在嘴上。可见子路时常在物欲追求上克制自己。
孔子对这样的子路既不吝表扬又提出了告诫:“仅仅做到这个样子,又怎能算是好呢?” 孔子希望子路不要满足于目前的品德修为,而是要有更高远的志向,甚至是要成就一番大德大业。这也表现了孔子对弟子更高的要求和殷切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