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的时候,鸡已经叫了好几遍。太阳透过窗子,斜斜地照在床上,整个屋子也变得明晃晃的,整个人也瞬间清醒。起床,开门,把阳光整个放进屋子里来。
晨光最不可辜负,冬天日头短,我们在河阴,太阳出来先落在我们家的屋顶,十二点左右就开始往河阳移。奶奶那个时代的人都不认表,说时间还早,就说“太阳还没过河呢!”说很晚了,就说“太阳都过河半天了!”“半天”不是真的就是半天,是过去很久的夸张表达方式。
太阳没过河的半天,是应该泡一壶茶,坐在道场上好好“晴晒”一下的。或者是拿一本书,慵懒地翻上几页,或者是跟家人一起打打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晒着太阳打着牌,赢着你的钱。
有时候晒得不过瘾,并且时间也充足,就骑着我爸的摩托车朝太阳光好的地方走,太阳一点点往河对岸移,我就一点点往河中间追。有时候舒服地躺在河床的茅草堆里,稍微打个盹或者走个神,一不小心就发现太阳早已经溜之乎也。你追我如果你追到我……(不好意思串台了……)
一年不回来,家里又发生很多变化,比如大狗又生了四只小狗,大羊又生了两只小羊。小羊还在山上吃草,四只小狗中的其中三只,因为食物中毒夭折了,他们被埋在小羊们吃草的山坡上,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共存。而仅存的那只小狗狗和他的母亲,却还在不依不饶地朝羊们叫嚣,听两只狗的意思应该是要单挑,打群架他们在“狗数”上不占优势。
家里硕果仅存的那只小狗打出生就没有见过我这个少庄主,它歪着头警惕地打量我,我稍一走进,它就躲进柴垛里,嘴里还呜呜有声,回来这几天一直在讨好它,喂它骨头它照吃不误,吃完依旧不认账,说“我跟你妈妈是旧相识”也不管用,真可谓“小狗相见不相识,汪汪叫唤滚犊咂”。
老庄主这一年看来是没有闲着,把一条小公路直接修到了山里头。庄主老了,他们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矫健地奔走在山路上,很多事情他们都已经在子女前边想好,比如有了这条路,他们就可以不用再把柴从山里背出来,而是用邻居的小三轮直接把柴拖到家门口。
他们甚至都已经在打算给自己做棺材,我说你们别辛这个苦了,我给你们买不就得了?老庄主眼一瞪:知道那要花多少钱吗?一万多!我自己山上有木料,请人做一下不就行了?我乖乖噤声,在这种事上我很难拗过他们。
土家人离自然最近,大自然的很多个道理他们天生就懂,所以他们能把生老病死看成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我外公在世的时候喜欢打牌,他过世的那天,他的一个老牌友喝得醉醺醺的,搞怪地拍打着外公的棺材叫唤:“老李啊,别睡瞌睡了!出来打两牌再回去睡可!”棺材边上守孝的孝子们,吹唢呐的吹鼓手们笑成一片。小的时候,外公和外婆的棺材放在牲口屋的楼上,我不敢去玩,总觉得黑黢黢的很可怕,如今它们已经载着我外公外婆的躯壳,埋在屋后的田野,他们换了一种方式,与我们共存着。在这片土地上,高粱割了一茬,又种上一茬,外公外婆们“过”(老家里老人过世的婉称)了,他们的曾孙又生长了起来,在大年三十的时候,规规矩矩地去给他们素未谋面的“太公”(曾祖父)去磕头、“上亮”,在年夜饭的桌子上,也要摆上“八大王人”的筷子,让祖先们先吃,——即使是肉体消亡,我们依旧以另一种方式共存。
今天早上,天气不是特别好,太阳出来打了个照面,就早早地收工。一会儿的工夫,天色暗了下来,空空地落下几点雨,我赶紧骑着车回去,把车推到屋里。正在懊恼之际,仿佛老天看玩我玩得很开心,又把雨点一收,又把太阳放了出来,——只是已经到了河对岸。老天跟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兀自晴兀自吹着点微风,几声鸟叫哨过微蓝的天,仿佛是他得意的口哨。
山居的乐趣在于,时间它似乎不存在一般,你不用掐着点赶公交车,如果你不注意看太阳,它也就兀自地下了山,牛羊也就兀自回了圈,鸟儿也就自然地息了羽翼,收了声。你也不用着急去赴一个重要的约,这里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是非做不可的,连生老病死似乎都不是那么重要,在山里住,除非是要赶农时,除非是春种秋收,会特别地忙碌,其他的时间段,你只需要像一条狗看家一样,像一头牛耕地一样,按照老天爷的旨意,按照阴晴雨雪,来做每一个时辰该做的事,不需要任何的机心。你不用去关心这个世界怎么了,你不会有那么的愤怒,你甚至连春晚都懒得吐槽,这个世界在按照它的规则向前运行,我们的的愤怒和焦躁,没有为之增一分,也没有为之减一分。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个世界和我们的内心互为镜子,人性的复杂映照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世界的复杂,人如果能一片澄澈,这个世界于我们也能无拘无碍——这正好是回到山里才能拥有的心境。
之前看过一本景元华闭关终南山三年写出来的小说《老子春秋》,里边说到鬼谷子的一个弟子(具体名字记不清了),极为聪明,几年时间把鬼谷子的本事学得八九不离十,于是坚决要下山“出道”,鬼谷子对他忧心忡忡,几度劝阻无果,只能作罢。后来这个弟子凭着一身本事赢得高官厚禄,成为兵家一大人物,志得意满,在一次战役中遭遇到鬼谷子的另一个弟子,损伤惨重,他自己也重伤,奄奄一息,只有回到鬼谷子处求医治。鬼谷子太息曰:“好好的一个人出去,烂糟糟的一个人回来,何苦来哉!何苦来哉!”这个小说的大部分情节我都忘了,只有这个情节一直留在脑海里。
殚精竭虑机关算尽,换得半卷青史留名,换得一世富贵在身,也无非是一抔黄土掩埋,“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到了现代,则成了一盒骨灰,一缕青烟。——有时候我们看问题,不见得比一个山里人高明多少。
又想起小时候听过的一首歌,叫什么“得意的笑”,现在看来,这个歌词颇合今天的心境。
世事难料人间的悲喜
今生无缘来生再聚
爱与恨哪
什么玩意
船到桥头自然行
且挥挥袖
莫回头
饮酒作乐是时候
那千金虽好
快乐难找
我潇洒走条条大道
我得意的笑
又得意的笑
笑看红尘人不老
我得意的笑
又得意的笑
求得一生乐逍遥
我得意的笑
又得意的笑
把酒当歌趁今朝
废话说太多了,且喝酒打牌去也,拜了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