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故事并不丰富,有些情节经不住反复推敲,但好在几乎满分的演员选择和故事中,角色之间张力十足的关系使得影片足够吸引人。
影片的开始,恰逢母亲生日,小女儿得知父亲的消息,匆匆赶去时,已是诀别。母亲的生日宴,看似和睦的酒桌上矛盾四伏。曾经与母亲断绝关系的外公家,仅有舅舅一人出席了母亲的生日宴。而姐妹三人则怀揣着各自的烦恼。这一个开场就铺垫了亲情纠葛作为故事的矛盾主线。
母亲
父亲年轻时抛妻弃子,母亲独立养育了姐妹三人,并将地摊变成了酒楼,其中的辛酸可想而知。但对于母亲来说,十几年来,最放不下的不是对父亲的怨恨,而是父亲出走后如何看待这个家庭,如何看待自己,这也是母亲不断探问父亲生前的伴侣蔡小姐的原因。
于是,在得知父亲去世后,母亲不断追寻父亲生前最后的线索,想要触摸他留下的痕迹。终于,母亲通过寺院一行与蔡小姐和解,通过与女儿们说出深藏心底的秘密与自己和解,最终放下了与父亲的纠葛。但结尾的情节安排有美化父亲行为的倾向。
无论如何,父亲当年抛妻弃子是事实,即使导致他出走的事件母亲有部分的责任,但也无需对此感到自责,更不需要让蔡小姐坐在本属于妻子的位置出席父亲的葬礼。
女儿们
大女儿多情而缺少责任感,与父亲年轻时很像。看似洒脱的表象下却因癌症复发而备受折磨。
二女儿从小生活在家庭不稳定的压力之下,总是希望通过努力表现得更好而获得家庭的幸福感,虽然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却依旧总是忧心忡忡,并且将这种压力通过父母式的期望转移给自己的女儿。
小女儿对家里的历史了解最少,在她记忆中,父亲是高大慈爱的,也是她见证了父亲死亡的过程,因此她总是更倾向实现父亲的遗愿,也总是与母亲和两个姐姐对立。
这样的家庭之下的母女四人,通过父亲葬礼的整个过程,回忆了家庭的历史,了解了更多父母当年的故事,更加深了对彼此的理解。
影片的结尾,母亲放下了对父亲的执念,在疾驶的出租车上唱起了年轻时与父亲同唱的歌曲,虽然已错过了一生,但一切恩怨都已放下,母亲的心也如层层推进的海水去向远方。
影片最后的镜头,母亲独自一人回到父亲灵堂,此刻放下所有执念的她,不是解脱,更多的却是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