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位妈妈书友来书店找我聊天,可能因为彼此营造的氛围让她有了安全感,她就开始聊了许多个人的话题,其中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一个如此清纯阳光的年轻妈妈竟然一直都在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她从小都在强权下长大,甚至一直被打击否定,比如说:你离开我们你什么都不会,你不可能创业的,等等类似的语言暴力。她心里的不自信,对自我的评价极低,很明显都源于这“可怕”的原生家庭。所以,这个解释是如此的顺理成章。
然而,当我看完一篇叫做《戚薇:原生家庭的烂牌,我也能打出王炸》(标题党很容易把人逼退)的文章,我对以上的解释又有了新的认识。
“初学心理学的人,头脑里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公式:完整的家庭+相爱的父母=好的童年,然后是好的人生。
理论上来说,的确有道理。
我们最初来到这个世界,记忆系统是空白的,从出生到七岁左右,我们的感官完全打开,以吸纳环境里每个成员给我们输送的一切,包括他们的生活模式,相处模式,以及情绪模式。
这一切在我们的内在不断累积,整合,最后让我们成为了一个独特的自己。
于是,很多人在成年以后,每当遇到困扰或悲伤,因为那个公式的牵引,而找到一个理由:都是我的童年造成的,都是某人让我这样的,所以我得不到好的爱情,更得不到好的事业。
这样的归因方式,容易让我们将痛苦活成了自己的舒适区,把童年当成了无意识封锁自己能力的牢笼,限制着我们的未来。
但原生家庭所受的苦,又确实烙印在我们身上,甚至,有些人只能通过和原生家庭隔离的方式,才能让自己好过一些。
一方面是真实的痛苦,一方面是痛苦归因带来的限制,我们要如何在痛苦中突破,升华自己的人生呢?
其中一个答案是:从过去的经历中,寻找积极的意义。
写过《少有人走过的路》的派克曾说,每个人都会有一副由自己亲手勾勒的心灵地图:
之所以你会活成现在的模样,并非你见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而恰恰是你给那段经历赋予了什么意义,填充了什么色彩。”
看到以上这段被我摘抄下来的内容,我忽然明白,为什么长久以来我会允许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和平的呆在我的身体里灵魂里,甚至他可以被消磨可以被进化,我依然选择心安理得的接受。因为我为这些缺点或是不足找到了他对应在原生家庭里的某个节点,我认为我拥有的不足都是被童年烙了个印。所以不去改正他优化他也OK,反正我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烙印。
回想一下这种长期以来的自我麻痹多么的可怕,我并没有为童年的缺失赋予更有意义的色彩,而只是定义为缺失,所以,活该没有更快速的成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