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个萨提亚的个案,感觉整个流程非常简单清晰,画原生家庭图,和案主简单讨论一下原生家庭图,然后做“家庭雕塑”,期间语言全部是积极正向的,带着相信案主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解决问题的态度,让案主自己做未来规划。
案例中的语言积极正向,不断给案主植入“治疗理念”,但是很少听到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情绪做反应,比如你很难受,你很伤心,当然有拍肩膀递纸巾的动作,但是相比较于电话咨询而言,用在共情的言语就少了很多。那么来访者的满意度来源于哪里呢?关系的建立不仅仅是共情,也可以通过别的来达成,比如用效果,因为一旦讨论原生家庭就特别容易引发来访者的感情,常常有哭泣,所以调动来访者感受是促进关系的一个大事。
如果说因为缺少共情,是否会因为效果不明显而导致来访者咨询后的评价降低呢?如果来访者动情了,那一定评价不会太低,而且来访者会觉得有收获,毕竟情绪得到缓解,简单说就是聊的爽。但是万一这次咨询没有动情,是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咨询,偏理性的咨询内容,或者来访者急于解决现实层面的问题,不想做个人成长了,那就有可能出现问题了。所以社工的做法其实不无道理,就是先让来访者的现实层面问题得到缓解的同时,做个人成长,这个步骤还是特别重要的。
长期目标的达成可能和共情无关,今天突然想起两年前一个咨询师对我说的话,一句简单的话,直到今天我才明白此中有深意,对我有很大帮助。但是距离咨询已经两年了,而且我和咨询师的关系不是很好,我们是工作关系,这期间没有再回去花钱,可能以后会去找她做咨询,但是这个在机构的心中,老咨客回访率太低了不是吗?所以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达成,每一步都要让来访者看到实实在在的成长,这是我在长期的客户工作中的经验和想法。
最后,共情真的能被来访者收到吗?其实很多来访者根本搞不懂自己的感觉,他可能真的在麻木,那共情的意义在什么呢?在于给来访者植入一个潜意识吗,还是为后面找到感觉做铺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