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在网上看到有读者对这本书《认知觉醒》的推荐,到手后,我用这周末两天的时间一口气看完了。不得不说的这可能对我触动最大的一本成长类工具书,深觉醍醐灌顶、脱胎换骨之书。今天我整理了书中给我触动的让我解惑的几个点,分享给大家。
最初选择买此书是源于扉页列出来四类问题吸引到我了:
想变好,却总是缺乏耐心,急于求成?
想勤奋,却总是心生惰性,自我消耗?
想努力,却总是比拼毅力,苦苦支撑?
想精进,却总是弯路不断,迷茫无助?
相信生活中大家也会碰到同样的困惑,但对于我来说恰恰是我迫切想解决的问题。
本书的作者看完这本书自己网上搜索后我成了他的粉丝之一
周岭: 作家,自媒体人,心智探索者。
他的文章有知识、有深度,读起来接地气、极易懂,给人以醍醐灌顶、受益匪浅之感。
他的思考不慌张、不迎合,常被读者誉为一股清流。其文章被“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等多家媒体争相转载。其个人公众号:清脑 其科学严谨的逻辑,醍醐灌顶的认知,干货满满。感兴趣的大家可以看看。
本书的结构分上下两个部分,分别是
上篇:内观自己,摆脱焦虑;下篇:外观世界,接力而行
今天我对上篇的几个关键词来分享我的收获。
一、「大脑」:你真正了解自己的大脑吗?
宇宙从最开始的空无到大爆炸产生数几亿个自由天体,地球经过十几亿万年的演变,至今出现的无数生命以来人能进化成万物的灵长类动物,成为这个星球上最高等的生物,完全仰仗着我们人类拥有智慧的大脑,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是什么?其秘密在于:人类拥有三重大脑。
第一重脑(本能脑也称原始脑、爬行脑)
约在3.6亿年前,远古海洋中原始生物如鱼类从海洋走出陆地,演化出适应陆地胜过的“爬虫脑”,地球就此进入属于爬行动物的时代。它的结构很简单只有一个原始的反射模块,可以让爬行动物能在环境中迅速做出本能反应,因其没有情感也没有理智,只有遇到危险就战斗或逃跑、遇到猎物就捕食、遇到心仪的对象就追求等。由于体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相继灭绝,仅仅剩下来的是一些活到现在的鳄鱼、蜥蜴、蛇等。同样的我们人类能从哺乳动物脱颖而出也同样拥有,人的本能脑早在婴儿时期就基本发育形成(大致为2岁),位于脑干、小脑位置;被科学界将本能脑称之为原始脑、基础脑或者干脆叫爬行脑。
第二重脑(情绪脑也成为猴子脑)
到了大约2亿年前,地球上的哺乳动物登场了,他们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进化出让体温恒定、并出现了情绪的加持可以更好在恶劣的环境中趋利避害,提升了其生存优势。如恐惧情绪可以让自己远离危险、兴奋情绪让自己保持专注去捕食、愉悦情绪可以增强同伴之间的亲密度以及伤心情绪引来同情者的关爱等。相应的我们人类大脑里也发展出这个独特的情感区(边缘系统)位于大脑中央的区域,大小和核桃差不多,脑科学家称之为情绪脑,人类的情绪脑要到青春期早期(大致为12岁)才趋于完善。因猴子被人类当着观察和实验对象也被称作猴子脑。
第三重脑(理智脑、理性脑或思考脑)
至今约为250万年前,人类才从哺乳动物中脱颖而出,在大脑前额区域进化出“新皮层”这个新皮层直到7万-20万年前才真正成形,成为一个无论伦比的脑区。它让人类产出语言、创造艺术、建立文明、发展科技,从此在这个星球上占据绝对生存优势。因而有《尚书.泰式上》中写道:“惟天地万物父母,为人万物之灵”。这也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物种成为灵长类动物的根源。人类沉迷于自己独有的理智,称新的脑区为理智脑,也有人喜欢叫它为理性脑或者思考脑。这个理智脑在人的脑内发育很晚要等到人成年早期才基本发育成熟大约在22岁左右。
书中有个数据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大脑大约有860亿个神经元细胞,本能脑和情绪脑就占据大脑近八成,同时他们也是距离心脏更近,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可以优先得到供血,并且掌控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控制着呼吸、心跳、血压等,因此其运行速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快的个人计算机,至少可达到110 000 000次/秒;而理智脑的最快运行速度仅为40次/秒,而且运行时非常耗能。当我看到这个这些数据时也如作者一般惊讶,原来我们的理智脑相比其他两个脑是如此的弱……在人生前20年里,我们总要显得心智幼稚不成熟,这三重大脑在我们脑中大多数由本能和情绪掌控替我们做大数决策。人类的大脑更像是一台七拼八凑的个人移动电脑组合而来,主板是老的,显卡是旧的,中央的处理器却是新的,他们在一起必然会出现兼容性问题。
介绍到这儿也不难看出,人的大脑里有年代久远的本能脑、相对的古老的情绪脑和非常年轻的理智脑。当然,不管是如何因素影响我们做决策,理智大脑对大脑控制能力如此弱小,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决策往往初衷是为了让我们自己好,但与现代社会科技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发展而言,已经远远脱节了,因为他们以为自己还处于原始社会。
看到这里我也解开了发生在生活中常常导致陷入一个怪圈
明知道读书重要,转身却掏出手机;
明知道跑步有益,但跑了两天就没下文了;
明知道要事优先,却成天绕着琐事打转……
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思考,其实都是在自身行为和欲望的合理化:
这一会儿也看不了几页书,不如玩意儿游戏、刷刷抖音放松一下;
不吃饱饭,哪有力气减肥呢?
工作永远也做不完,先休息一会儿,明天再加倍补上……
可见,本能和情绪的基因一直是被生存压力塑造成天性而然的目光短浅、即时满足;
有了理智脑人类社会开始加速发展,进入农耕时代还是在1万年前;进入工业社会是大约300年前,到了现代科技信息化时代才仅仅是在50年前。进化之手还未来的及对人类天性与本能改造完成反而产生了难以适应现代社会成指数化快速发展,而人的天性本能更趋近于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人们的焦虑和发展不平衡也是源于此来。
二、「成长」:源于克服天性本能的过程
人,生来混沌,根本原因是理智脑的薄弱,它就像是新生儿般常常被本能脑和情绪脑这对父母说教着,掌控者我们的日常生活。很庆幸我生在如此物质丰富多样、人类没有重大天敌,仅有的威胁就是生来病死、天灾人祸。面对现今科技进步信息化的时代,人类选择更多了、想获得的物质也唾手可得在网上下个单就送到你面前,想学的知识在信息化社会也一样能随时找得到。但更大的问题是:谁能在现代社会占据更大生存的优势?人类安全感的来源是对物质、精神、权利以及财富的欲望……而获取的方法则是发展自身能力、在社会的影响力和占有更多的生存优势。无论是对个体还是群体人类发展能快速进步也源于本能为生存造就独特理智脑,成就了人类可以改造世界的能力。
为生存获得安全感,理智脑发达的人更能:
立足于长远,主动走出舒适区;
为潜在风险克制自己,为可能的收益延时满足;
保持细心坚持做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效果的“无用之事”
抵制诱惑,面对舒适和娱乐时做出与其他人不同的选择……
普通人只能靠天性和感觉野蛮生长,能不能主动觉醒和在科学成长的道路上全看运气。因而就要遵循着科学的方法练习,让自己的理智脑加速变强,理智脑同肌肉一样也是需要刻意练习、持续学习与思考本着用进废退的原则。
普通人也习惯感情用事、不假思索,就是要训练用理性思考与反思,那样理智脑就会占上风。书中特别强调:理智脑不是直接干活的,干活是本能脑和情绪脑的事情,因为它们“力气”太大;上天赋予理智脑智慧,是让它驱动本能和情绪,而不是直接取代它们。这可能是大多数没有重视的。
人们常说:本性难移。其实想要让自己更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唯一能做的就是去多思考、多学习多训练自己的理智脑。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最大的误区就是我们常常以为靠意志力、自制力就能改变习惯和本性。其实最好的办法是靠知识,因为靠脆弱的理智是难以与本能和情绪抗争的,这种抗争是非常痛苦的事,最后只会引起本能和情绪更强烈的反应,最后搞得自己筋疲力尽,却收效甚微。只要懂得了利用本能脑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情绪脑强大的行动能力,去应用它们自身的优势;深入了解,循循善诱,就能为己所用,这些能力还会是成就我们的关键。
三重大脑有各自的优势,互相不可替代是三位一体的,缺一不可的,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至今的科学家们也无法完全的解开人类大脑全部的秘密。
有个美国脑科学专家保罗,麦克莱恩的在20世界60年代研究结果特别具体的介绍了人类的三层大脑结构:「从进化角度来看人类从高级的方式进行反应时大脑内部发生怎么的变化」的报告指出:从大脑这三层形成时间分布来看,即较早的一层位于下部而后形成的位于上部,人所以会得病源于低层级脑成支配高级层级脑,一旦发生了我们失去判断力、理解力。对人类社会事物关系的处理方式也就倾向于原始社会动物的方式。
Ⅰ.最低层脑最早形成的也是原始的大脑他掌管着个体生成问题,它包含脑干和小脑;对家人、朋友、娱乐等毫无概念,仅负责维持生命重要功能,如心跳、呼吸和新陈代谢等。我们熟知的医学界说的植物人或称之脑死亡的病人,即使大脑大面积有损伤,他们无意识也无情绪反应但仍然能活着就是因为他们的原始脑的作用。它唯一的反应就是僵化反应,僵化反应是什么?解释下来就是在面对危险且不确定处境时人们的自然反应:僵硬不动。这是早在原始人类在捕猎时期就遗传下来的基因。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采集或休息时,附近有老虎在行动,人类会立刻隐藏起来按兵不动,这就是最低层脑进化而来的原始反应。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表现为陷入困境时会变得止步不前,拖延不想动手解决问题,也不想思考去采取行动。当我们面临紧急突发事件如突然来车时,会出现的下意识的停顿而不是及时的躲避。特别要指出得是经历过创伤或儿时经历过暴打虐待经历的成年人,更容易出现僵化反应,表现为对突然事件或经历类似事件的迟钝反应现象。所以中国古代的棍棒出孝子式教育,明明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其实恰恰相反,长大之后的他们常常面对突发事件会不知所措、面对困难或痛苦的事只会逃避而不去面对困难,根源也是源于我们的本能僵化反应,所以儿童教育应该是引导式教育帮助孩子自主的积极应对事情并有效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打骂来强化人类的原始反应。
Ⅱ.中层级也就是情绪脑保罗,麦克莱恩把它称为爬虫脑,主要包括杏仁核、海马体等,它的进化比低层更为高级的结构组织,他对外界警惕性很高,杏仁核连接着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素以及协调基本动作等。爬虫脑产生的的本能反应式:战斗、逃跑反应。这时的杏儿核会不经过思考自动激活,这让我联想起我们日常冲动下的情绪反应或不经思考下的行为反应都是源于此反应。想想一下有人刚出门时突然发现草丛中有类似蛇的东西在移动,你会不会立即避开一段距离?当你发现草丛中只是个浇水的软管时,会不会自我嘲笑一番,该干啥干啥去了?人类同样进化出哺乳动物般敏锐的感知、更准确观察外界这就是海马体的作用,它意识到草地上有类似“蛇”不是蛇而是一根水管的原因,同时海马体还有学习、记忆的能力,它赋予哺乳动物能够学习新本领、识别猎物。我们身边的宠物猫或者狗能够认出你就是它的主人和你回应,把你和陌生人区分开来辨别能力也是源于此。
Ⅲ.最高级别的脑就是保罗,麦克莱恩说的大脑皮层,理智脑就在大脑皮层中最上层部分前额脑负责人的日常思考活动,并连接海马体及大脑皮层各个部分的神经元组织;大脑皮层由丰富的神经元细胞组成,而理智脑主要就是与这大型神经网络进行连接和传递、让不同程度的思维活动能有效运行、拥有支配协调能力。对于理智脑产生的意识所形成的认知,就是这几年人们常听说的的“元认知”。它还可以连接本能和情绪脑集合语言、思维、记忆理解、情感融入我们人类社会、家庭的集体中还可以保持自我、审视自我生活以及认知时间的能力。
只有知道我们大脑是如何运作的极其各自的功能特点,就能合理应用人类的智慧脑来理解并平衡应激系统的原始反应,有策略的支配大脑。无论对于生活中所经历的只要合理运用其各自的优势和喜好,学着强化我们的理智脑审视周围的世界有意识的行动。想象当我学会了临危不惧、设法面对困难时,会能想最佳策略行动起来去解除痛苦,超越挫折与挑战。只要让大脑活跃起来,我想每个人都能拥抱你想要的人生。
三、「潜意识」:是生命留给人类的巨大彩蛋
说道潜意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是让我解锁了“模糊”这一个概念。而这个模糊,正是我们人生的困惑之源。其实人生也像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谁模糊越严重,谁就越混沌,谁的模糊越轻微,谁就越清醒。成功的人与普通人的差异也是正源于此。
曾有一时我常常陷在一场不知名的漩涡中……这种模糊让我恐惧、让我陷入迷茫。正如书中序言中写的的醒着的睡着人,那般自我矛盾。看到此书后豁然开朗。
为何我们在模糊面前总感觉无能为力?因为我们很难看清模糊,所有针对其的“攻击”都只相当于打在一团空气上。那么模糊是如何产生的呢?思考一下科技进步人们发明机器人用来帮我们人类减轻繁琐工作的压力、负担生活中的琐事;但无论怎样机器人还是无法取代人脑这是为什么?
书中解释的原因是机器人没有潜意识。其实这个也是源于人类进化的力量,人为了生存,也为了减轻大脑要处理的海量信息、同时降低能量消耗,进化之手巧妙的用意识分层手段,它让潜意识负责人类内部日常生理系统,维持生命系统正常运转;让意识负责社会系统,去应对外部环境,这种分工可以将意识得到解放可以节省能量去投入高级的社会活动、去探索世界、发展文明。而模糊正是来源于进化力量下的副作用的结果。
其副作用就是本能和情绪脑处理速度与理智脑运行速度不对等,因而意识难以介入潜意识、而潜意识则可以轻易的左右意识,而产生的意识不法识别的模糊现象。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潜意识为何难以捉摸。这种运行落差产生的模糊让人心生迷茫与恐惧,使人们受认知、情绪和行动的各种困扰,继而影响我们每个人选择,从而影响人的一生命运走向。
书中分别介绍了如何消除的模糊方法:
学习知识,消除认知模糊;人类本性上是不擅长学习和思考的,这也更消耗能量,所以需要主动学习、思考来训练理智脑,而认知恰好来之内部。
拆解烦恼,消除情绪模糊;同样的本性因不想耗能,和思考问题比起来,承受外界带来的痛苦苦更容易。而为了回避痛苦反而使其转入潜意识中,造成模糊的感觉。需要询问自己,反思来化解情绪。
里清外明,消除行动模糊。行动模糊其实是选择模糊,选择模糊就是一种不确定性,而面对不确定的事物人本能的会自觉逃避,需要足够的清晰的指令和目标才能有效的行动。
四、「元认知」:人类的终极能力
元认知这一概念也是这几年流行词汇,何为元认知呢?
元,在我们汉语中有“头、首、始和大”的意思。即最高级别的,如国家最高领导人称为元首。
元认识,就是最高级别的的认知。它对其自身“思考过程”进行认知和理解。
听起来拗口,实际上就是我们熟悉的反思能力。我想这个已经见怪不怪了。正因为有着这种能力,人类才能得以称为万物之灵。
有谁想过同样都有反思能力,但为啥人与人间还有差异呢?其实元认知能力是有层级的,当今社会唯有更高的元认知的人才更有优势。按心理学中意向性将其分为6个等级,归纳下来可分两类:被动元认知和主动元认知。前者是普通人常有得被迫启用的能力,如遇见问题会遭遇指责和批评,才不得已反思和纠正;而后者则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会自行尝试自我提升,不断自我进化,彻底的远离危险。
当人有被动转为主动时,才是一个真正的拐点,那会开启第三视角,开始持续反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也就意味着开始觉醒,进而快速的成长的可能。
这只是拥有元认知的起点,当你开始反观自己的思考时,神奇的事情发上了:
你能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进而意识到这些想法是否明智,再进一步纠正那些不明智的想法,最终做出最明智的选择。这就是出现不同选择造就不同的人生。
好在一旦你的元认知开启,变化就马上产生了,你身边会出现“灵魂伴侣”时常在你身边如影随行、指引着你。
当你走神时,他会站出来提醒你集中注意力,去做更正要的事;
在你迷茫时,他会站在人生高处,帮你看清局势和格局;
当你生气时,他会帮你梳理情绪,找到比生气更好的选择;
当你不解时,他会深入底层规律,提示你应该抓住什么;
当你懈怠时,他会站在人生的终点,警醒你现在应该做什么?
高级的元认知会时刻帮你从高处、深处、远处看待现在的自己,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不迷失、保持动力、不倦怠、保持平和、不冲动。这样的能力加持,你会变差吗?
关于如何获取元认知能力?书中给了方法:
第一要从“过去”端获取,包括学习前人的智慧、和反思自己的经历。读前人智者们的著作——书籍就是最好的选择,同时要反思自己的经验来吸取教训,面临类似的问题是避免像当初一样做出不明智的选择。正所谓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第二要时刻开启你“灵魂伴侣”,相对学习和反思着是静态的,那么处于当下、动态的自己就要主动运用元认知,和你的“灵魂伴侣”一同前行。
第三要总能让自己在高处俯揽全局,不会让你一头扎紧生活的细节,迷失其中,可以主动选择那些更重要而非无趣的事情。
第四对于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写作、冥想。写作是最好的反馈,而冥想则是最意想不到的,书上介绍冥想是给大脑带来极度专注力训练的“用脑健身操”
总之,元认知能力很有用,很神奇!作者再三强调拥有和掌握元认知的能力并不容易,但自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练习、练习、再练习。总有一天你会拥抱升级进化版的你。
写到这里主要是总结自己对本书对我有触动的几个词语:大脑、学习成长、潜意识和元认知。这些让我完全打破了我固有的认知,也是通过练习写作的形式来提高自己思维能力,同样的分享给大家也是希望和我一样陷入困境的人一些启发。
之后的下篇是作者专门对专注力、深度学习、行动力也就情绪力的练习方法。会在下周分享!望同大家共同改变,一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