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空同斋叟
如果可以,我想带发修行。出则背上包袱,穿着袈裟,拿着禅杖,走在没有人迹的荒野,把善良的种子播种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入则晨钟暮鼓,一串念珠,一个木鱼,青灯黄卷,遨游在思想的天地。
常常有人问我:“你孤独吗”?我不知道,这是我常有的答案,我不能随意将自己划入什么派别,这是一种狡猾的处世之道,因为这样做,会把自己装进套子里,既伤害了自己,又伤了他人的心。很多人总喜欢将自己无偿地划入到孤独一派,给自己贴上生来孤独的标签,这是不明智的决定,孤独是自己的,何必要向他人倾诉,给自己发炎的伤口再撒上一把盐呢?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孤独不是与生俱来的,有的人是习惯了身处高位,高处不胜寒,总觉得自己与普通的大众有一层抹不掉的差距,造成这种疏远的距离,其根本在于我们的几千年传统中,我们都习惯了集体无意识,只是不愿承认罢了。有的人性格倔强、孤傲,“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宁愿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也不愿做一个墨守成规的人,遗世而独立,活在自己世界的人,其实这些人自己不会觉得自己的孤独,只是在外界的人看来,他们是被孤立的;还有一种就是自己给自己寻找孤独的人,他们既不是前者的清高,也不是后者的孤傲,这一类人只是把孤独作为了一种生活的乐趣,让喧嚣的世界和浮躁的心静下来,他们的生活是诗意般的存在。
孤独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在孤独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看清俗世的人、物、事,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来审判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