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购物公园地铁站,看到安检口两位保安大哥的对话。
甲:不戴口罩才拒绝放行,人家口罩没戴好,你撵人家干哈?
乙:哦,提醒他戴好还是可以进来的。
这几个月,人人都是明星,出门不仅戴口罩,还经常东张西望,像是怕狗仔队跟拍。
我们在怀念着,啥时可以脱下口罩,坦诚相见?
我妈在老家,已经抛弃口罩,扑到春天的怀抱里。而今天在金拱门,居然看到有人戴防毒面具。
最近的深圳,有两种景象,一是很多餐饮店已经人头攒动,二是口罩里面那张脸依然紧绷。
湖北人民逐渐离乡,奔往工作地,更是引发很多人的焦虑。
特别是“隐形杀手”——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跟全国人民玩起巨型卧底游戏。你不知道,与你擦身而过的哪个人,在回眸一笑间,会成为你生命中的“贵人”
4月8日武汉解封,这对武汉,对湖北,甚至对全中国都是值得高兴的好事。可我们的担忧,应该不会减轻。
特别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日益严峻,从川建国同学开始关门抄作业就可以看出。
成为大历史见证者的我们,焦虑什么呢?
一、我们天性怕死
弗洛伊德在《超越唯乐原则》里认为,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包括自卫本能和性本能,死本能指每个人都有趋向侵略和毁灭的冲动。
比如,抢板蓝根、双黄连交智商税;比如,很多伴侣比平时更频繁地“敦伟大友谊”。
不管有没有擦枪走火,产生出下一代传承基因,起码身体行为表示我们都想活下去。人类史告诉我们,身体才是最诚实的。
同时,我们有时又想毁掉别人,或者自己。
疫情期间,从参加心理援助和日常观察中,总结出这几类充满死本能的人:剧烈家庭矛盾制造者、恶毒谣言传播者、悲观厌世者、我行我素者。
长时间处于怕死的环境氛围和情绪状态中,身体机能会变差、心情绪恶劣,思维混沌,认知失调。
我们满脸写着“扛不住了”,想早点结束疫情,就像头被摁在水里,透口气真是太爽了。
二、我们渴望享乐
3月疫情逐渐好转之后,很多城市出现报复性消费,人太需要一场狂欢来释放尴尬、恐慌、沮丧的心理。
“行乐须及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正是城市群像的写照。快乐才是生活的引诱呀,找回这种熟悉的感觉,日子才有盼头呀。
或者换句话说,疫情最严重时,在国家号召下,我们愿意舍弃私利,共克时艰。当然,武汉人民的牺牲是最大的,值得我们钦佩!
可是,遵循快乐原则的本我,乖乖地服从遵循道德原则的超我,已经难得可贵,必须及时满足它,才能维持人格的整合、常态。
很多人或许产生海伦·凯勒这样的感慨:我从未发现,生命竟然如此美好。
我们害怕到手的快乐又插上隐形的翅膀飞,漂洋过海躲着你,所以心生焦虑,并不是对武汉、湖北不友好。
三、我们追求意义
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是犹太人,二战时,全家都被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被解救出集中营后,弗兰克尔写出经典的《活出生命的意义》,并创立意义疗法。他说: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才会有活下去的动力,才能明白苦难之于生命的意义。
经历生死之后,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重新规划人生,让每一天都变得有意义。
用老子的话说就是“祸兮,福之所倚”。欧文·亚隆也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里分析过,重大事件确实会重塑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你我皆凡人,可能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匡扶天下的志气,但也希望认真、努力地活着,呼吸新鲜空气,体验幸福时刻,在爱与工作中收获命运的硕果。
我们斗志满满,期待满满,万一疫情反复,当然心生焦虑,这是正常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
1、心安则无虑
这是老生常谈对吧?是啊,毕竟姜还是老的辣嘛。
林语堂在《东坡传》里评价苏东坡,就是个心大的家伙,贬谪到哪,都不妨碍他发明美食,写好诗,品好酒,谈笑无鸿儒,但也乐意跟山野村夫唠嗑。
“吾心安处是吾乡”,就是老苏说的。怎么才能心安呢?
你的人在哪,心便跟到哪,也就是“此时此刻”,一点都不玄乎。你在种萝卜,便只管把萝卜插到相应的坑里;你在打游戏,便只管拉上你的队友去送人头。
如果心不跟人在一起,那么就算没有疫情,你也做不到身心合一。
如果你真的做不到心安,那就暂时允许这种情绪存在。因为它是真实的,否认就意味着你要消耗很大的精力来对付它。
承认它,然后该干嘛干嘛。这也是森田疗法的核心: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2、你是不一样的烟火
意思不是让你放飞自我,在绚烂中落幕。有个常见的心理学效应,叫做从众效应,也叫羊群效应,即跟风现象。羊会跟着头羊走,从来不问“咩什么”。
从众效应是指人处于社会群体中时,智商滑坡,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跟风别人。
新闻、舆论、观点很多都是打好包装才出厂的,就算做不到甄别真伪,也不要轻易接受。
少点讨论疫情相关的资讯,也少点将舆论观点传播给别人,在群里当一名安静的美男子或美女子也很棒。
焦虑就像瓦斯弹,拔掉拉环扔出去,会把很多人困在里面的,看不到出路。
一个人的焦虑传给10个人,10个人传给100个人。然后,在我们局限的圈子里,以为真相果真如此,且每个人都如坐针毡。
你不要当那个拔拉环的人,也不要走进烟雾里。
3、重构新故事
我们无法改变既定事实,但可以改变对它的态度和认知。这也是阿德勒说的,过去根本不能造成心理创伤,你对过去的改造反而是心理资源。
怎么重构故事呢?你可以拿一个精美笔记本、一支颜值高的笔,每天花15-20分钟记下当天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积极、乐观的语言来重新定义这次疫情,或期间你自身或周围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当将坏事写出意义时,你会发现你看待事物的态度逐渐调整,身上的正面资源也会越发丰富。
然而,当你书写过程中感到特别难受时,必须停下来,喝杯水,走动一下。做好准备再继续写,否则停笔,第二天再写。
其实,前面提到的追求享乐和意义,运动都是可行的方法,当我们的心只有到一处时,才有明确的生活方向,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杂念自然就被宣布出局。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相信祖国。祖国有魄力封城,有能力控制疫情,并成为全球的表率,当然也有魄力守住胜利的果实,还我们山河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