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天上繁星闪烁,月光如水,温柔地包裹着礼堂,那光辉仿佛永远在闪耀。”
这是我第二次读《窗边的小豆豆》,却被这句话深深打动。在我的记忆深处,也藏着这样一个被柔光包围着的“礼堂”……
初中毕业那天晚上,班主任陈老师临时决定带我们去爬三州潭(毕业晚会结束后,已经挺晚了)。她让离学校近的同学回家拿被子,让想去爬山的人给家里打电话。就这样,极其迅速地组建了一支深夜爬山队伍。(当老师后,每每想到那一晚,我都忍不住为陈老师捏一把汗。从此,那种初生牛犊的浪漫情怀,深深地影响着我。)
上山的路,即使是白天,也并不太好走。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孩子,每人拎着一盏矿灯(当时上晚自习的标配),跟着二十出头的年轻老师,做梦似的往山顶爬去。那座从小到大爬了很多次的山,唯独只有那一晚,没让我觉得爬不动。青春少年的懵懂浪漫,伴随着那洒落一地的溶溶月色,消融了一切恐惧、疲倦。
抵达山顶,我们和老师一起,钻到了松树林里。大家就这么坐在落满松针的地上,打牌、聊天、裹着被子睡觉……我只记得,当时的月亮特别亮,照得整个山顶一览无遗。月光透过松树林洒下来,满地清辉,风过处,树影婆娑,松针亦清晰可见。同学们嘻嘻哈哈,窃窃私语,七嘴八舌……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一切都跟做梦似的,好像就和同学一起钻在被子里面,老师同学都在身边,无比安全。聊着聊着,就迷迷糊糊什么都不知道了……
第二天,我被同学们的尖叫声叫醒。原来,太阳要出来了。我裹着被子,惺忪着双眼,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日出。奇怪的是,在后来的回忆中,并没有太阳一点点跃出,朝霞满天的壮观画面。不知是当时天气问题,还是自己没有睡醒。只清楚地记得,太阳出来后,我们踏着晨光,下山,回家,睡觉。
有些人,从那之后,各奔东西,再也不曾见过。那一天,我们告别少年,正式开始了不断别离的人生常态。
那一晚的月光,就这么闪耀在心头,时不时跳出来,柔软日渐钝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