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错在哪里?

  近两年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关于教育不当,让孩子酿成大错的报道,也给无数家长在家庭教育上有了警醒,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同时又会给孩子造成什么不良的后果呢?

①懒散的生活习惯

    现在很多家庭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富裕,几乎什么事都不需要孩子去做,孩子的饮食起居、玩耍学习,可以没有规律,他想要怎样就等他怎样。允许孩子上学迟到,睡懒觉,不好好吃饭,白天疯狂玩耍,打闹,晚上看电视,打游戏,玩平板到深夜。

    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那孩子长大以后会缺乏上进心、责任心、好奇心,对生活和做事无欲无求,有始无终。而且,长期看电子产品,还有熬夜对孩子的眼睛和身体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②事事都大惊小怪

    现在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胆小爱哭呢? 那大部分原因往往都是父母和爷爷奶奶,外婆外公造成的。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生病,不怕痛,不怕水。通常摔了一跤以后自己不声不响的爬起来继续玩。可是后来呢?孩子生病时表现的惊慌失措,摔跤后哇哇大哭,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让父母寸步不离。而这些正是为孩子打下懦弱的烙印。孩子遇事也不会理性,从容。

③当面袒护孩子

    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孩子还小呢,不要对他太严格。”有的父母在管教孩子时,爷爷奶奶会站出来帮孙子说话:“你们不能对孩子要求太高,也不能太着急,等他长大了自然会好的;你看你们小的时候,还不如他,远远没有他好呢!”

    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的!因为他没有没有是非观念,而且随时都有“保护伞”和“避风港”,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存有缺陷,有时还会造成家庭的不和谐,父母们甚至会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给孩子创造了不良的心理环境。

④对孩子祈求央告

    家长经常追着,哄着,求着孩子吃饭,吃一顿饭至少一个小时,甚至时间更长。孩子晚上睡觉时和家长讲各种条件,家长为了让孩子能乖乖睡觉,则言听计从。

    而孩子的心理状态呢?则是,你越是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孩子不但不能明辨是非,还培养不出他充满责任感和自然大方的性格,而且父母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⑤代替孩子包办

    现在三、四岁的孩子还需要喂饭,也不会穿衣服,五、六岁的孩子不做任何的家务事,不懂得帮助父母减轻负担,也不懂得劳动后所获得的快乐。身边一些做了父母的朋友说:“每次孩子做事情都提心吊胆,生怕孩子受一点点伤,与其这样担心,还不如自己做了”。还有个爸爸说:“小孩子洗碗,洗的不仅慢,还洗的不干净,洗完以后,自己都还要拿出来再洗一遍。自己洗,不操心,也不麻烦。”

    父母们如果一直在这样包办下去,那必然会失去一个勤劳、善良、能干、上进,且富有同情心的孩子。所以能让孩子去干的事情,就得放手让他干。

⑥剥夺孩子的独立

    很多父母对待孩子就属于捧在手心里怕坏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于孩子的事情处处小心翼翼,生怕出一点闪失,对孩子的关怀无微不至,甚至会不惜一切保护孩子。遇到有危险或者困难的事都不会让孩子做。这样会让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会变得“窝里横”,在家里横行霸道,一到外面就胆小如鼠,造成严重的性格缺陷。

⑦害怕孩子哭闹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的情绪,当孩子有不顺心时以哭闹、打滚、不吃饭来要挟父母。而父母们太溺爱孩子。就只好哄骗、投降、顺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属于无能的父母;随时对父母打打骂骂,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一味的娇惯纵容会使孩子变得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能力。

    惯子如害子就是以上的表现!但是孩子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学习成绩是可以提升的,同时孩子的未来,一大部分也是由父母来决定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