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课堂中老师是课堂的管理者,作为小学课堂的管理者,就要培养学生的习惯。
培养和训练学生专心读书的习惯、专心答题的习惯、专心背书的习惯、用好零碎时间的习惯、一边抄一边记的习惯、一边读一边记的习惯、又快又好的习惯……
抓习惯就是抓基础,抓基础就是抓基础教育,小学教育就是基础教育。家常课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抓基础、抓教育的温饱。
在三年级的时候,我接了一个倒数的班,我很有信心地想把这样的班级教出好成绩,但总是不理想,我很想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
是课堂管理不成功?是自己对学生的要求不到位?是自己的专业能力有欠缺?总没有悟出什么?
看了习课堂终于明白一些:课堂上的时间是给学生“练”的,70%的时间还给学生读、背、写。其实,真正优秀的学生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学生自身有强大的内驱力,老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
但老师的引导作用,在课堂上来说,应该是不可磨灭的,老师的组织、管理、影响、激励,会在他们小小的心中荡起层层波澜。
在习课堂的组织中,老师会运用多种、多次、多样化的口令来维护课堂秩序;在习课堂管理中,老师会用脚步丈量学生的学习成效;老师扎实的功底、优秀的课堂示范,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老师有效地激励,又会让学生产生自驱力。所以,语文老师的语文能力重于他的语文教学能力。
我相信通过日常训练扎实的基础、激励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在考试时有针对地练习,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定会有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