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跟文艺,哪样会显得更为独特,如果放在一起,或许就是一种相生相伴,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都说杨绛先生晚年是孤独的,特别是在《我们仨》里表述的那样“钟书走了,就等同于我也走了”!
提起杨绛先生,不经意看过我们仨的人可能都会有一种感触,像是一个女人晚年的孤独,在《我们仨》里体现的处处皆是。
好似一种淡定的孤独,不哭不闹,全是从容淡定。
记得杨绛离世的那天,身边有好多人都在悼念,她的名句被反复提及,各大公号也完全被杨绛先生霸屏。
但是,这种时候往往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见了一堆没读过杨绛,甚至连名字都念不清的人在纪念和哀悼,转发一篇文章和几句话附庸风雅,假装心痛十分钟,励志五分钟,遗憾三分钟,仅此而已。这就是杨绛先生和她的文字在你生命中惟一的作用了吧!”
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样说的很对。
我也干过类似的事情,是加西亚离世的时候,我在朋友圈发过感慨,当时就想着媒体都是头条,我也要发圈。或许有跟风,但也不完全是,因为有部分原因是《百年孤独》的成分,所以我的发圈的内容是“最不“孤独”的人写了百年孤独”。
当然,之后我也有去了解,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以此来证明我不是单纯的跟风。
对于一些名人离世,为什么我们要心痛十分钟,励志五分钟,遗憾三分钟,然后眉一皱,头一抬,该干嘛干嘛去了呢?
因为我们的内心,都渴望,像名人一样的恬淡沉静,豁达智慧。
然而我们的身体,要吃要喝,要刺激要满足,要炫耀要攀比,要向世界呐喊,要让宇宙认同。
真相是,我们的身体,往往比大脑更加的真实。
我一直会讲孤独成就了文艺,也是有一些依据,如果杨绛先生的晚年孤独不算成就了文艺。(因为她不孤独之前就已经文艺了)
精神恋爱的鼻祖 柏拉图,天才艺术家 达·芬奇应该也能沾上一点关系,因为他们都认为男男之间的爱慕算的上是世间最高的情感形态。
为何讲同性之间的爱慕是孤独的,放到现在就应该叫同志,而同志在社会学范畴是禁锢跟自由的争论,曾经在某一篇文章里有讲到过一个论点“同志大多都是自我的,是自由的,但也是孤独的”。
至于这样的立论,你认同不认同,就是各抒己见的事情了。反正我认为的是因为孤独,所以他们才有《理想国》,才有《蒙娜丽莎》。
我不知道同志孤独是不是真的,反正我不是,所以我就只是在这讲讲。
因为不这么讲就印证不了我说孤独成就了文艺,所以我会坚定同志是孤独的,至少柏拉图跟达·芬奇是孤独的。
最近抖音上有很多的配音跟歌曲,都在讲孤独,这些我认为把孤独表达的太苦涩了,大多都跟爱情,跟失去相关。
我所认为的孤独不单指情感,它是生活的状态,由生到死必经历的一种状态。
是独处,思考,矫情,呐喊的状态。
孤独有写字的,有跳舞的,也有唱歌的,好像还有哭的,这样的人你看见,会发现都有会有孤独的影子。
兴许这样的孤独会让他们在自己的领域有所成就,比如孤独会成就文艺。
多愁善感是孤独吗,好像是!
类似于我的状态就是这样,有人跟我讲,这样不太好,但我不大想去调整,因为我认为孤独跟矫情一样,都不是什么坏事。
如果这世间同意孤独是快乐的,那我就愿做这样的一种。
孤独是独处,是让你向世界发声的状态,也是让你独自思考,独立快乐的阶段,至少这个阶段,我愿意去写点东西,愿意去矫情。
但孤独跟寂寞不一样。
孤独是一种形态,寂寞就是一种心态了,寂寞严重了就得找伴,找不到伴时间久了就可能要找心理医生,而孤独不用。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似乎不大会找人诉说孤独的这种状态,大概是我乐在其中,不愿意讲述这种快乐,这么一说,好像给自己挖了个坑,不愿意分享快乐。
那借用一句话,我之蜜糖,你之砒霜。
有天喝了点酒,兴致来了随着酒精的劲发圈:酒精麻痹了窍门,灵魂也由不得自己。
好多人留言评论,说我太孤独了,该找个伴了。
但这句话有透露“孤独”的味道吗?如果有,那我也承认,承认孤独成就了文艺,因为我觉得这句话更多的是文艺的成分,哈哈哈。
写这篇文字,好像也是喝了酒,说到为何用这个标题,回头仔细想,大概是酒精能成就孤独,孤独索性成就了文艺。
管他谁成就了谁,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孤生孤意,人来人往。众不知乐,唯己乐乐。愿你用孤独成就你想要的,哪怕是一瞬间。
现在凌晨03:00,我在武汉。
如果还有人没睡,那请休息。
因为熬夜成就不了文艺,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