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总是感觉到秋的凉意,先是童年记忆——李咏先生离世,再是传奇大侠——金庸先生长辞,其实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但是当一个人在他人心中留有痕迹和回忆时,不舍的情绪,难过,忧伤,总是会从心底冒出来......
对金庸先生的了解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可能是很小的时候跟着父亲看《天龙八部》(黄日华1997版),对乔峰大侠的降龙十八掌痴迷,经常对着小伙伴过招;对凌波微步的崇拜,想要能够有这般速度绝学;也对能够从手指逼出酒水惊叹,想要在小伙伴面前逞能一番;当然作为田野间长大的淘气女孩,对王语嫣的温柔美貌聪慧,段誉的英俊帅气,乔峰的侠气痴情,阿紫跳崖的决绝,虚竹三兄弟之间的情谊......都是无比的喜爱和向往。
记得当时还和小伙伴学着他们三人结拜,在田间,抽出三根枯黄的稻草杆装模作样,口中念叨着:从今天起,我们***,***,***义结金兰,从今以后,有难同当,有福共享,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那时候,仿佛自带BGM,对粤语《难念的经》以及周华健那种歌声中的江湖情有谜一样的向往和憧憬。
实际上不记得自己先看的金庸先生的作品是哪一部了,虽然拍摄时间可以查证,但是谁又因为时间说得清楚呢?
其实,对江湖爱恨的痴迷应该是从《碧血剑》中的金蛇郎君开始的,那个时候觉得夏雪宜真是太帅了,在蛇窟里面和仇人温家小姐之间的爱恨纠葛,却因爱而相依相伴......我觉得那时候的金蛇郎君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开始,背负血海深仇,却又极力克制对温仪的爱意,同时又有恨的掺杂,致使夏雪宜一直冷冷的对待,这想必就是“霸道总裁”的鼻祖吧。
当然,除了这两部剧,我小时候的记忆中,还有《连城诀》,那个时候对这种因为权力欲望的纷争其实看不懂,就觉得这些人时好时坏,有时候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当时印象最深的是吴樾的角色(具体记不清楚了,也没有去查证,保留童年记忆的模糊也是一种难得的回忆吧),记忆中好像一开始他是好人,中间也因为对武林绝学的痴迷做了错事,最后似乎是悔恨了,当时对一个江湖好汉从孩子视角的喜欢,到憎恨,最终凄惨下场后只剩悲凉。其实那个时候的感觉很强烈,小孩的想法也是异常单纯的,觉得人怎么可以这么善变,怎么会有因为这种所谓武林绝学以及他人的挑拨离间就把家人亲人之间的情谊视若罔存呢?
再到后面的《笑傲江湖》里的东方不败、令狐冲,《神雕侠侣》里的小龙女与过儿,《侠客行》,《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这些江湖豪情,江湖纷争,江湖爱恨,儿女情长,兄弟义气......太多太多数不尽的侠士形象从金庸先生的思想里,凝聚到笔下,活跃在我们的世界,影响了,60,70,80,包括我这一代90后的江湖观。
其实,我心底对金庸先生的离世更多是对一代江湖大侠的惋惜和惆怅,但是谁又说这一定是悲凉呢?这难道不是金庸先生终于可以自由徜徉在他一手书写的江湖世界里了吗?
我不知道金庸先生到底影响了多少人的江湖向往,但是“笑书神侠倚碧鸳,飞雪连天射白鹿”,这些留下来的,是金庸先生另一种续存,我想,我的江湖豪情是有乔峰大碗喝酒的气势,小龙女的赤诚天真,杨过的义无反顾,东方不败的亦正亦邪,黄蓉的机敏聪慧,郭靖的木讷正直,赵敏的敢爱敢恨......当然也有慕容复,尹志平这些剧中的反面人物,但是不得不说,一个爱恨情仇的江湖,直观的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我想每个人都可以从金庸先生的江湖人物中找到自己性格的影子,也有自己喜欢的江湖人物。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对江湖人物的形象了解更多是从电视剧里面来的,当然不乏有人钟爱金庸先生的文字江湖,但是我个人对这些人物的了解还是电视剧的呈现。我想每个版本的作品都有不同时代,不同人的解读。我其实没有想过自己最喜欢金庸先生笔下的哪一个人物,每一个人都有长短优缺,如果是影视化的助力以及一些人物的演绎的话,我想我最喜欢的应该是小龙女(刘亦菲)和东方不败(林青霞)。
小龙女的纯真性情,东方不败的潇洒姿态,让我欢喜。有人说喜欢的是自己缺少的,那我想,我就是缺少小龙女面对这个世界纷扰的纯真,也缺少东方不败的洒脱不羁。所以,才对这两个人物有如此的喜欢吧。
留住的,留不住的,终将随着一些人的离去而从回忆中消散。
希望我们在与童年相遇的时候,还能记起这些江湖场里曾经熠熠发光,终将一直发光的人物。
(个人观点,个人随笔,无所谓对错,只是抒发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