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模型是什么?
关于PORT这个概念早在永澄老师的个人网页上就看到过,当时仔细读了几遍,感觉非常认同,于是牢牢的记住,并且一直当作自己思考问题的首要模型。后来,在永澄老师的公众号中,又多次写文章解释这个模型,让我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和感受。此次PORT训练营让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P 目的
做事先讲目的,明确为什么要去做?弄清楚目的,一方面防止无意义的乱动,另一方面会增强完成的动力。
话术:做这件事主要是为了什么?还有么?
O 目标
事情要做成什么样子呢?要有一个清晰的标准。我们通常可以用SMRT原则来制定一个具体的目标。同时我们用RSQC这四位要素去判断和调整目标。
R 结果
事情做完一定会有成果。如何才能证明完成了目标呢?事情完成的那个样子就是结果。通常我们用显性的结果来证明完成了目标。如文章、流程表等。
T 任务
为了达成目标,取得结果,应该做的事情就叫做任务。
PORT模型的模板
【PORT模板】
期待(话术:我要XX,见某一个人,完成某一事,买某一个物品等)
身份:
想要的:
满意度(10分):
Purpose目的(话术:做这件事主要是为了什么?还有么?)
真正重要有价值、有能量的目的:
gOal目标 (话术:这件事要做成什么样子?)
R范围:
S进度:
Q质量:
C成本:
Result成果(话术:做这件事要需要取得什么成果?)
Task任务(话术:为了获得这些成果,要做哪些任务?)
永澄老师给了我们话术和模板,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根据模板进行PORT模型的思考。
感受和收获
原来虽然了解这个模型,但都是通过脑子里想一想来思考问题的,而此次训练营,不仅仅通过想,而且仔细的写下来。当写的过程中,就会依据话术去主动思考,让自己杂乱的思维变得清晰。
比如当我在些目的的时候,每一个Why思考出来,我都会更加清晰我为什么要去实现这个期待,自身要求去完成的动力就会强一些。
当将成果写出来的时候,我突然就清晰了,自己应该具体怎么做了。
在整个完成的过程中,遇到不会些或者理解不透彻的地方,马上可以看到同侪伙伴的示例,让自己深受启发,可以继续完成PORT模型的书写。
PORT模型不愧是管理者思维的第一模型,当每一次完成的时候,之前犹豫纠结是否要执行的目标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定。
后记
这次的训练营由于之前生病,状态一直不好,没有按时完成。但同组的伙伴不仅没有责怪我,还给予了我很多的鼓励和支持。这是让我现在能够完成作业的一个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