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岛屿读书》是一档由今日头条与江苏卫视联合出品的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欢迎大家收看)
这一期来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客人:诗人欧阳江河。一出场就激扬澎拜,彷佛是那冲上岸的海浪。别人都是信步走来,欧阳诗人却是充满了镜头感,大声呼喊:“看看,这就是古代的海,古代的太阳,中国的天空,海南岛的天空,对面是苏东坡看过的大海。”
节目看到第六期,发现有性格的还是诗人。西川在人多的时候不常说话,感觉不是很合群。他会甩开大家独自去看海浪拍打礁石,灰白的头发在风中飞舞;自己去凌河诗社会诗友;拍着桌子吟诵“蜀道难”时更有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劲头。感觉像座暂时休眠的火山。
这个欧阳江河更有意思,性格外露,用余华的话就是:“说话的人来了”。果然,他一来,别人都插不上嘴。欧阳诗人这样解释自己的兴奋:文学界的这班老友,平时只在微信里见,在个人出版的著作里见。现在见到的都是“肉身”的 本人,能不兴奋开心吗?
欧阳江河写得一手好字,“分界书屋”这个题匾就是特意等他来写的。真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一气呵成,整个字体排列布局胸有成竹,真是好看。
欧阳江河说话很幽默,当他正在手舞足蹈的和大家聊天,突然西川出现在门口,他立时大叫:“老西川,你怎么突然出现在大海的背景里?”他形容苏童长得帅,那是“苏童活一天就浪费自己的帅一天,为自己的帅感到忧郁和担心。”这真是一个老男孩。
傍晚,大伙聚在海边古堡前的空地上朗诵诗歌,除了余华,其他人都上去读了一段。诗会,自然是两个诗人最出彩。
西川读的是自己在岛上新写的诗”分界洲岛读苏东坡新韵成篇“:
云连过岭急,霞赤知时灭。
浪举必荒岩,雨狂复昨夜。
半生南北诗,览空在分界。
瀛海喻苍茫,坡翁诫我也。
看老西川拍着手鼓就着涛声把自己的诗诵成了歌,禁不住也想跟着他起舞。
欧阳江河朗诵的是自己写的”法多“,这是个法语词,中文意思是”命运“:
还是同一张椅子,但众人已经离席;
还是同一支歌,但换了别的嗓子;
还是同一幅嗓子,但已经没了耳朵。
天听是谁在听,天问又是谁在问?
还是同一个日子,但换了前世今生。
今天是余生的第一日,
而你,该如何度过余生的第二日?
如同欧阳江河描述的:”今天朗诵会的背景是月亮、海水、石头、篝火,都和万古衔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不就是一种穿越吗?
苏东坡在我们身上活着,王勃在我们身上活着,祖雍、李白、杜甫在我们身上都活着。都活在月亮永恒的照耀下,活在海水的深蓝之中,活在篝火的焚燃之中。肉身是要消逝的,但诗句永存。就像海水一样,阅读诗歌是一个永久的意义。“
是的,正如西川所讲:每一个人,可能在自己的生命当中都会在某一个时刻,处于诗歌状态。诗歌是跟人人都有关系的。
而如果你愿意读一点诗,背点唐诗宋词,那么你的生活、你的趣味、你的品味会被唐诗宋词所塑造;在你的生活中,除了有一些朋友之外,你开始跟一些古人打交道。那么古人的影子也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那你的生活就扩大了。
让我们跟着诗人的脚步,读一点诗歌,在生活里,诗意地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