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设计一个新项目或计划时,我们首先要思考两个问题:
1.我们的服务对象是谁?
2.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关于第一个问题,不要直接告诉我长者,长者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上了60岁的人都叫长者,但60岁和90岁的长者就像两个不同的物种一样差异巨大。所以你必须对你所要服务的人进行更为准确和具体的描述,比如活动能力好(行动能力层面),较愿意参与服务(态度层面),缺乏社区平台(需求层面)的长者。
当然也可以考虑用社协提倡的分层分类方法,具体如何分,我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比如使用两个维度来划分,健能与失能(含半失能),照顾者与被照顾。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四类,健能的照顾者,健能的被照顾者,半失能的照顾者,半失能或失能的被照顾者。
健能的照顾者,我们看到不少长者虽然退休了,但不代表就闲着,他们可能需要照顾孙儿、照顾更年老的父母(这个长寿的时代,不是难见到的事)或照顾重病的伴侣(癌症发病率相当高)。
健能的被照顾者,有一些自身有能力,却被照顾得很好的长者,一旦其照顾者(一般是伴侣)过世,立马就陷入危机,因为从来没试过自己单独去处理那么多生活琐事。
半失能的照顾者,有部分残疾长者或患病长者,虽然自身都有困难,但家里有个比他情况更差的人需要他的照顾,于是他不得不承担起这个责任。我见过一些残疾人士家庭就是这样的,残疾人照顾残疾人。当然这部分人的数量相对少。
半失能或失能的被照顾者,失智症、癌症、中风等多种疾病都可能使长者失去自我照顾的能力,所以他们只能依赖于家庭或社区照顾系统,更严重的只能入住养老院。
当你能够清晰地对服务对象进行描述并分类后,你要做的工作其实很简单,把他们找出来,了解清楚在社区中到底该类人共有多少,当然不可能一次性全部找出来并记录在案,但只要找到一定的数量,并且评估到社区并无足够的资源、支持和服务帮助他们时,这些服务的空白即是我们可以开展工作的地方。
就如以前我开卓毅社会所项目,就是发现有一批能力和水平都较好的康复者,他们有就业意愿,不屑于做庇护工场的低级手工加工,可是苦于自身的能力又未能达到公开就业的水平。于是就有了会所项目,有了过渡性就业,打通他们通往职场的最后一里路。当然这个模式不是我所创,也是从香港学来的。但只要几个要素具备了,就可以撸起袖子干了。一、有具体和清晰的服务群体并达到一定数量;二、他们有清楚的服务需求并无人或无合适资源满足;三、社工能够通过一些资源的整合、运用多种手法设计一个多维度的服务方案;
至于如何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方法就更加简单直接粗暴了。直接和服务对象谈,花尽可能多的时间进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感受,去观察。慢慢地,要解决的问题就会浮出水面了,当然刚开始可能有好几个问题同时放到你的桌面上,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去了解每一个问题中,受影响的人到底有多少,受影响的程度有多少,目前有无企业、NGO、政府政策资源在关注这个问题,这些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否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若不是,不足在哪里。这些第一手的资料都得自己去挖掘,去搜集回来,并进行仔细的分析。
作为社工机构,作为家综,有能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做些什么?预估一下需要多长的时间去解决这个问题或改善这个问题。如果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可能这个就是一个几年长的计划,需要分步走了。
要回答好这两个问题,其实就要深入社区,获取真实的数据(具体的服务对象数据,情况描述等),因为这是客观基础好否,我们可不能把计划建立在自己幻想出来的需求上。当然也不能是随便一些不用摸查都能知道的所谓需求(健康需求、情感需求)上。好多时候,我们都无法回答这些需求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受什么因素影响。实际就是因为客观基础工作没有做好,没有真实的服务对象作为依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