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深夜发微信跟我讨论成绩分数高低的问题。
今年7月研究生毕业,现在在进行入职培训的她对于每周频繁的考试有点苦恼,而昨晚突然的交流源自于一场突击考试,她只有六十多分,跟别人的八九十分有点差距,所以心理上有点过不去。
“我知道比较没有用,可是就是会不由自主地去想,无论是考试成绩还是其他的方面,总是会在心里面做一番比较.。”她说。
比较。很多的鸡汤文都会写道:不要与他人作比较。可是,现实当中究竟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在进小学以前,大多数的孩子是不太理解比较是什么意思。可是家长懂。所以聚会的时候,谁家的小孩会出来唱个歌,谁家的小孩出来跳个舞,谁家的小孩出来背首诗......这个时候,什么都拿不出手的孩子的父母,脸上除了尴尬大概就是觉得无光吧。知道自己没有培养孩子其他才能的父母,回家后就会想方设法地让孩子学点课外知识报点班。而家里并不富裕的家庭大概就是会责怪自己的孩子没天赋没才能,报班了也没用,以此为借口省下一笔费用吧。
回家后马上给孩子报班的家长,无形中就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作比较了不是吗?别人家孩子会的,我家孩子也必须会。所以,明明在孩子还不懂什么是比较的时候,你会跟他说:叔叔家的孩子唱歌多好听,你去了那个培训班后,下次见面就能唱得比他更好听了。孩子信了,在心里就会想:我要比谁谁谁唱得更好,下次让其他的叔叔阿姨都夸赞我。比较心理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植入到孩子的灵魂中。
后者不报班还抱怨自己孩子没才能的,上学后对孩子的“要求”怕是会更高。往往开口闭口都是“别人家的谁谁谁”的家长,都是不愿意花时间精力甚至是金钱来培养自己孩子的。所以他们会觉得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天才”,都是“有天赋”孩子,不像自己家的什么都不懂。明明是自己作为家长没有像别人一样那么肯下功夫,却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较,让自己的孩子自卑。这种家长真的是自私直至。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比较是家常便饭,不比较那是不正常的。
为什么这么写。因为我就是第二种家庭的孩子啊。父母没见识,老是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花钱给我学什么都是浪费钱。等大一点开始上学了,就开始拿我和小我几个月的表妹作比较。人家父母一位是老师一位是工程师,对孩子的培养跟我们家那可是天差地别的,有什么好比较的呢?可是他们就是乐此不疲。当然啦,我舅妈她也是各种不希望我比她女儿优秀吧,就算不是明着,暗着也是各种比较的。别问我怎么知道,我就是知道。
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写这个话题,原本应该写得好一点的可是就是没能静下心来,所以就草草结束了。等有时间再回顾的话,可能会重新写或者作比较大的修改吧。
其实我想写的点是这样的:我家跟我大舅一家关系挺好的,所以很多家里的情况我妈都很如实地告诉了他们家。问题是我舅跟我妈同姓,可是跟我舅妈不是啊。我舅妈在她的娘家大概把该说不该说的也都说了吧。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在学车,教练就是大舅妈的亲弟弟。知道我回国后还没找工作,他说帮我问问之前他的学徒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其实这句话没什么,我只是当客套话来听的,可是后面一句是“那样就可以跟着你爸一起在xxx(地名)上下班了。“听了这句话我就彻底知道了大舅妈娘家的人对我们家的状况也是一清二楚的。我不否认当时去留学的事情的确找了我大舅帮忙,可是我妈对你们掏心掏肺地说实话不是让你(大舅妈)说给别人听的,就算那是你的亲人,可是他们不是我们的。如果只是这么一句话我或许也不会那么敏感,可是之前练车时教练问的关于留学的一些问题让我百分之百确定大舅妈跟娘家的人说了我家不少的话。我家的确不像她家那么有钱,可是这不代表你可以把我们家的真实情况说给别人听让别人来评论议论我家啊。
想写的其实上面的那个故事。然后再展开来写我和她孩子,就是小我几个月的表妹从小比较到大的故事。说实话,到现在还是暗暗地在比,只是表面上风平浪静而已。“3000元的工作,赶快帮忙了解?”嘴脸未免太难看。
不知道今天写了啥。早上去练车练得心情不好。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