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有关拖延的新观点:你的拖延与你本身是没有关系的,而是和你拖延面对的对象是有关系的。
讲座中有举例:一位在校研究生,去上一位导师的实验课时,经常迟到,她自己很苦恼,觉得自己也没有浪费时间啊,可是为什么每次还是会迟到?于是心理咨询师就和她一起进行了分析。早上她正常起床,洗漱完后,就去食堂买早餐,她买的那种早餐有很多人要买,于是队伍排的比较长,等她买完了,经常是边吃边到实验室。总要晚到几分钟,这时导师看到她,只是对她笑笑,对她说:“又晚啦。”她每次也不好意思的笑笑。可是到了下一次还是这样的情况。心理咨询师发现她对导师对她的反应,觉得很舒服。再细问下去,再才得知,原来一起做实验的师兄师姐们都很优秀,所以导师自然关注她的就少了。而唯独当她迟到时,导师才会比较关注她。所以她每次都不知觉的在潜意识里拖延,因为这样才会博得导师的关注。
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这位女生拖延的真相,是因为想在她和导师的关系中取得更多的关注,才会导致的拖延。如果在关系中,她不想获得对方更多的关注,也许她就不会拖延。
再举个在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发生的情况。
当我们在赶飞机时,明显比赶火车时要着急的多。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飞机在大多数时间的票价都是比火车要贵的,而且飞机这一趟你如果没赶上,而且没有提前2小时改签的话,你是上不了飞机的,下一趟的飞机时间又一般间隔的比较长;而火车票相对来说,要便宜,火车如果你没赶上这一趟,下一趟有的间隔的时间并不长,而且检票相对来说也不是很严格,可以上火车补票;所以有些时候,你会看到有的人在火车开前一分钟才踏入车厢的。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火车的制度也改成和飞机一样,是不是迟到的人也会少很多呢?
由此可见,当我们面对的对象不同时,我们的心理对应产生的对自己的要求就不一样。
我们还可以再想一下,在我们的工作中,如果一位领导对你要求比较严格,他要求的工作你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否则你的绩效就要受到影响;另外一位领导对你比较宽松,他要求的工作你可以晚个一两天,那你会先完成哪一位领导要求的工作?
所以,在我们分析自己的拖延原因时,也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问题。除了在自己身上找,再想想看让我们拖延的对象和我们的关系情况,也许你会发现真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