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其实是因失效而产生的失望而产生的行为,缺乏技能的行为,原始脑操作的行为。
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
我们所称谓的不良行为,只是因为我们对儿童的发展了解的不够。面对孩子所谓的不良行为,父母和老师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孩子才会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我们要知道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都是为了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关于归属感和价值感的获得,他们错误理解是要实现价值感和归属感要通过过度寻求关注,寻求权力,寻求报复或者是自暴自弃的方式。那面对这4种不良的行为,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处理呢?
这一章看似讲的是孩子的不良行为。在幼儿园或者家里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些孩子所谓的不良行为,在教室里随意的走动和小朋友拉扯,甚至是打翻牛奶或者是把玩具撒在地上,那我这些不良行为的背后它意味着什么呢?当出现这样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的时候,我们老师、家长脑袋里应该闪现的一个念头是。他是在寻求关注还是在以报复式的行为向我们表示,还是自暴自弃。还是在寻求权力。然后我们要去想的事。如何让孩子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这4种行为的出现都是表明孩子他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他需要通过这些行为来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那么作为老师,我们首先应该去接纳孩子的。这种表现认同他的情感,最重要的是以正确的方式鼓鼓励他。然后用正确的方式示范给他以合作的态度。以平等的态度跟孩子沟通,跟家长沟通。惩罚只能暂时制止不良的行为,不能永久的解决问题。只有合作、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态度、和善的、坚定的、有尊严的尊重相待的方式与孩子共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