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g li 李二狗
synchronized sun公司在1.6版本之前性能是非常低的,李二狗发现好慢,他就设计了一个AQS框架,用java代码封装,性能比synchronized高好几倍,sun公司就不干了,我自己团队的东西还没二狗的厉害,然后就重新设计优化了synchronized。
synchronized1.6版本 和 >=1.6升级后版本图:
1.6版本之前,性能是非常低的,在多线程情况下,临界资源被线程访问时,会直接加重量级锁,这对性能非常有影响,重量级锁的话会导致cpu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而从1.6版本开始,sun公司团队就对synchronized 进行了优化,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如果直接上重量级锁,性能非常低,所以就有了锁的升级优化,什么样的情况下对应什么样的锁,竞争激烈就重量级,竞争不激烈就加轻量级锁,优化后的锁分为三个等级 :偏向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
ReentrantLock AQS 框架由dog li 设计
synchronized 也是有可重入性。但是AQS的公平性synchronized 是没有的。
一、synchronized出现解决的问题
synchronized 和 lock 关键字都是可以解决并发问题,synchroized 关键字只不过用的多一点,在多线程中,临界资源经常被多个线程同时访问,会有很大的问题,所以出现了同步机制,保证资源只能被一个线程所操作;
二、原理详解
1)首先从编译层面来看:
synchronized关键字会被字节码编译器编译成 monitorenter monitorexit 分别在synchronized代码块前后;
2)加锁方式
1.方法上添加synchronized
会锁住当前对象 (this)
2.代码块逻辑添加synchronized
会锁住括号里面的对象
3.类方法添加synchronized
会锁住当前类的.class对象
三、Monitor监视器锁
它是一个配合synchronized一块使用,多个线程访问资源的一个工具,每个对象都会有一个monitor对象,保存的是该对象的的等待线程,和处于block状态的线程等等信息,底层是由c++实现,源码可以参考hotSport源码ObjectMonitor.hpp中的代码:
ObjectMonitor() { _header = NULL; _count = 0; // 记录个数 _waiters = 0, _recursions = 0; _object = NULL; _owner = NULL; _WaitSet = NULL; // 处于wait状态的线程,会被加入到_WaitSet _WaitSetLock = 0 ; _Responsible = NULL ; _succ = NULL ; _cxq = NULL ; FreeNext = NULL ; _EntryList = NULL ; // 处于等待锁block状态的线程,会被加入到该列表 _SpinFreq = 0 ; _SpinClock = 0 ; OwnerIsThread = 0 ; }
Synchronized在JVM里的实现都是 基于进入和退出Monitor对象来实现方法同步和代码块同步,虽然具体实现细节不一样,但是都可以通过成对的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指令来实现。
四、对象的内存结构
- 对象头 header
- Mark Word:
32位操作里,Mark Word内存大小为32bit,它占用2个机器码,2个机器码=8字节(byte),8个byte = 32 bit,而在64位系统中 1个字节= 8byte ,也就是64bit大小;
主要存放的信息是对象锁状态、是否偏向锁、gc分代年龄、当前持有线程的id,hashcode、偏向锁的线程的id、偏向的时间戳等等。
在32位的HotSpot虚拟机 中对象未被锁定的状态下,Mark Word的32个Bits空间中的25Bits用于存储对象哈希码(HashCode),4Bits用于存储对象分代年龄,2Bits用于存储锁标志位,1Bit固定为0,在其他状态(轻量级锁定、重量级锁定、GC标记、可偏向)
不同锁状态下Mark Word 的内存结构图:
- 元数据指针
存放的是元数据的内存地址 kclass point 指向的是c#用来描述java类的c#对象。参考自 https://blog.csdn.net/qq_26222859/article/details/81335542
- 数组的长度
- 实例数据
存放类型属性信息数据,报告父类的属性信息;
- 对象填充位
因为jvm规定对象的起止地址必须为8的整数倍;填充数据不是必须存在的,仅仅是为了字节对齐;
五、锁升级过程
锁的状态有四种,从低到高排序:无锁状态、偏向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
在jdk1.6版本之后才优化的这些锁状态,1.6版本之前直接有线程获取锁失败直接回升级成重量级锁,而1.6版本及以后,在多线程程序中,默认无锁状态,如果有线程获取对象后,会升级为偏向锁,记录偏向锁的线程id,以及修改monitor中的状态信息,count数量,当前持有锁的线程id,当有另一个线程接着获取对象锁失败后,锁会升级成轻量级锁,不会直接升级为重量级锁,因为升级重量级锁会导致线程的切换用户态到内核态,这是非常消耗性能的,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化,当有多个线程同时获取锁对象时(目前状态为轻量级锁),那么锁的状态会自旋一段时间,这也是一个小小的优化,就认为他一会就会释放锁,当自旋一段时间后,还没有释放,会直接升级成重量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