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阅读法》作者彭小六。简书头牌红人。现在社会知识可以进行变现只要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性。本书以故事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几种阅读方法。解决了我们读了很多书但最终无法为我们所用的问题。也教我们怎么将阅读学来的知识进行变现,创建个人品牌。
整本书的框架结构是:
1.介绍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的本质是:在可以利用的时间里,以你自己能理解的程度去学习。在学习之前了解大脑的偏好,我们的大脑更偏向于喜欢简洁化/结构性强/图像化/的信息。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书本的知识输出为这3种形式的信息。最好一个是奖励自己,不要在头脑疲惫的情况下还去读书,这时候大脑是接收不了信息的。
2.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的核心是阅读概念。提取书中作者要传递给我们的是哪些概念。在阅读过程中,工具推荐萝卜书摘,概念卡片。
3.快速阅读
怎样在一天内阅读完一本书?顺序是:提问-预习-扫读-重点-复习。对于上班族来说,提问和预习可以安排在早上起来的时间,用5分钟明确自己阅读本书的目的,再带着问题从作者的自序,书里目录去寻找关键字眼。扫读可以安排在午休的时间。在扫读的过程中画出重点,进行便签记录或者折页。重点的地方可以晚上再进行提炼整理,并且输出。复习可以留在第2天早上。
4.卡片笔记法(重点章节)
读书笔记的本质是学会独立思考—拥有好奇心——拥有检索能力。这里推荐RIA便签法,是《这样读书就够》赵周老师提出的方法。阅读过程中我们要从书里收集的资料是一些鲜活的事例证据,可以打破我们认知,觉得恍然大悟的知识。针对这些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并且结合自己的经验。这样才能达到输出的效果。
5.主题阅读
主要分为2种:碎片化主题阅读:在同一个时间内,围绕某个主题收集到碎片化的文章,然后进行集中式的阅读。这种信息渠道一般来来自微信公众文章,或者微博,知乎等媒体。根据不同观点再去进行主题阅读
另外一种是书籍式主题阅读:这种需要针对具体的主题,如习惯的养成,早起的好处。再去不同书里找寻描写相关主题的章节进行主题阅读。
6.深度阅读
长时间研究一个主题,如果我们对于某个领域的研究,可以用这种阅读方法。主要分为3步:第一寻找关联(脑海里列出5个可以可以解释的例子,第二去寻找这些的源头是什么;第三也是最困难的一点就是进行多场景的应用。
7.知识变现
介绍了怎样把知识转化为一节微课。在进行输出或者说建立个人品牌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的用户思维:1,用户平常的日常工作和日常活动是什么?2.他们做事遇到的阻碍是什么3.用户想获得的体验是什么?
我从这本书收获良多,解决了我很多的知识焦虑。知道了怎么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知识并且构建知识体系。只有我们搭建了知识体系,拥有逻辑思考能力,这时候知识才能为我们所用。这本书有很多工具和具体可以实践的方法教会我们更好地通过阅读获取价值。
最后我整理了里面作者推荐的书单:《元认知》《习惯的力量》 《系统之美》《好好学习》《千面英雄》《高倍速阅读法》《我就是品牌》《番茄工作法图解》《模仿的技术》《游戏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