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暴力,却又温情满满的一部好片”
直男癌的观众一定要去看看这部片,影片中赤裸裸的战争场面散发的荷尔蒙,同迷药,男人看完了尽想往前冲,女人看完了,害怕得直往后缩。
影片的节奏不快,但很紧凑,开始的时候花了很长时间在做铺垫。
01第一层铺垫是温情铺垫
男主家庭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儿时兄弟情深,却因为小打小闹差点要了哥哥的命,愧疚不已的内心受到了信仰的死亡凝视。一颗不能杀人的戒律在小孩心底埋下了种。
种子会慢慢发芽,一个车祸现场的救治,把观众从前面一石头拍倒哥哥的残忍中揪了出来。看到一个刁蛮任性的小孩成长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帅少年,想必观众心里都是暖暖的。
无独有偶,有爱心的人总会有好报。就在救人的医院里面,男主遇到了一位女护士,女护士带着倾城的笑,让男主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是的,战争爱情发展就是快),男主对女主一见钟情。那种一见钟情,从整个画面里面弥散出来的是一种青涩爱恋,男主女主一笑,影厅里面满满的都是毒药,还不止一次的溢出屏幕,深深揪动青年男女的内心。
但是这样的美好却没持续多久,男主要去参军,为祖国做奉献。战争年代,女主基本和国家是统一战线的,不能阻止,只能祈祷爱人能安全归来。
02接下里的剧情开始进入了第二层铺垫:
这层铺垫会来得直白一些。军队里面,各方面都表现的很出色的男主却坚持不拿枪,因为虔诚的基督教徒不会杀人。打仗不拿枪不杀敌,此举受到了严重的质疑,被不理解,然后被羞辱、被围殴,甚至要被告上军事法庭,镜头里满脸淤青的帅少年让人吝惜。
顶着吃牢饭的危险也要坚持下来的男主,尽管信仰爆棚了,却仍然难顶终日被人唾弃的艰辛。
崩溃边缘,靠一战老爸的一纸刷脸信才留了下来。
03不再铺垫,战争开始
攻击钢锯岭的第一波轻松拿下,却在精心防备的情况遭受到了日本鬼子的强烈反扑,天皇精神猛如虎(看来美国人对日本人的了解和我们无二致)
美军节节败退。在大部队被日本鬼子打退后,男主孤身奋战在敌人领地,摸黑、躲避、逃命,在不动一颗子弹的情况下救下了被拉下的战友。靠着强大的信仰,精疲力尽后,救出了75人。
06我的观后感
又是一部美好诠释美国英雄主义的影片。但铺垫太多,期待的高潮,来得快去得也快,没有尽兴之时,男主已经累趴。一战赢得了战友尊重,却没有充分满足观众的胃口。反正我是带着遗憾走出电影院的,一路上还一直念叨,偏执的认为还应该有一波救人高潮的。
不过回头来看整部电影,值得回味的点和槽点都有点多,想说:
1、关于信仰
中国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电影中如此根深蒂固的信仰执念估计很多人都不理解。帅少年在军队里面最难熬的时候,估计观众内心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不杀敌,那参军干什么?退一万步,就是不杀敌也行,拿起枪装装样子应付应付不行吗?人也太傲娇了吧。
对于这样的执念,还要去参军,用中国话来说是作死。信仰又不能当饭吃,应付过关最重要,让自己吃苦受罪干嘛。
小时候语文课本里面总会教我们一些积极向上的态度,董存瑞炸碉堡,黄继光堵抢眼、邱少云葬身火海也不暴露。所有故事告诉我们的是种种大无畏的精神,主人公为祖国甘愿献身,却没有告诉我们,他们的奉献精神从哪里来?
强大信仰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
2、战争爱情
战争总是残酷的,单纯的战争影片传递的能量就很有限了,所以在美国的战争片中,总会有一些美好的东西出现,诸如爱情、亲情,或者是友情。这三种中,爱情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像《珍珠港》的爱情就刻骨铭心。
《血战钢锯岭》的爱情简单而美好,符合了战争片中爱情的一贯套路。由于不能占用太多的篇幅,只能在短时间诠释出来爱情的美好。女主美的不行,笑起来倾城,男主一见倾心,上去,一顿盯着看,然后直接表白。两人手拉手,看电影,接吻,然后滚床单。
最搞笑的片段莫过于男主一见钟情的第二天。第二天,男主精心打扮要出去的时候,妈妈问去哪里,男主说:我要去娶一个人。
家庭氛围欢快和谐,爱了就娶,从不计较房子车子票子,典型的唯美爱情主义。让人开了觉得温馨又好笑。
3、梅尔吉普森的真实
梅尔吉普森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对他的印象还是《勇敢的心》里面的那位带头大哥,一直以为就是一位演员,后来看介绍才知道,这家伙导演了好几部有名的电影,都是以还原最原始真实的场景著称。
看《血战钢锯岭》前,做了点功课,特意看了导演的另外一部电影《启示录》,一看吓一跳,这里面的血腥程度比钢锯岭还要赤裸裸,生吃野猪睾丸,生挖人心祭祀,部落砍头祭祖,各个原始的场景还原了一个非常真实的玛雅文明,也推荐直男癌去看看(勿饭前看)。
回到钢锯岭,战场上炮火轰鸣,人被炸的满天飞,但一点也没有国产手撕鬼子的违和感。双腿被炸烂,脸被炸的面目全非,鲜血滋一脸,人在火中烧,我敢说,这真是我看过的最真实的一部战争电影了。
战争虽然不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但是是电影的高潮点。战争前影片花了很长时间做的温情铺垫,在战争高潮点爆发,男主靠着强大的精神信仰,完成了战场上的大无畏。
不得不说吉普森的电影有独树一帜的风格,那就是真实。还有一部较老一点的电影,《耶稣受难记》,由于年代比较远,加上宗教性质浓郁,建议有宗教基础的看看吧。想学习基督历史的也可以深入了解的一下。
我 ,是一个会讲故事的厨子
“卡咩是只羊”
每个食谱都有一个故事
第 122 篇
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