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想说两个自己的亲身经历。
经历1:“不发芽就不浇水”
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小伙伴中间特别流行养植物,就是把吃剩下的种子埋在花盆里,等它发芽长大。
紧紧跟随流行风的我也没有落下,我试种了苹果种子、桃核、杏核、葡萄籽,基本在那年夏天能收集的所有种类水果种子我都试了。
但是很遗憾,这些种子都没有发芽。
看着小伙伴的种子发出的芽,我超级羡慕,却一点都不想再种下去了。
数次的实践,都只带给我失落的体验,没有一点鼓励的反馈,让我即便羡慕,也不想再坚持下去。
正常的模式是,只有浇水才会发芽,但是如果一直浇水却一直不发芽,谁还会再继续浇下去呢?
经历2:“多背一个单词就少罚一页抄词”
上初中之后,对英语的要求变的多起来,不再像小学时老师一遍带着玩游戏,一边随便学几个英语单词。
英语基础不好的我对英语没有太多兴趣。记不住单词,背不过文章,上课连发言都不愿意。
由于我其它科目成绩好,在英语上的偏科便受到了老师的重视,班主任和英语老师一起抓我的英语。我越是不回答问题,老师就越是提问我。
渐渐的,我从不敢回答问题,到逐渐主动举手,然后开始背过一段一段的课文,英语考试成绩从刚刚及格,开始慢慢提升。我多花一点时间学习英语,我背过的单词就变多一点,我考试的成绩就进步一点。最明显的一个改观是,当时每学习一课新单词,老师都会听写,错一个词罚抄写一页。只要我多背一个单词,就可以少抄写一页。这种付出真的太划算了,过了一段时间,我基本就不会再被罚抄词。
一段时间之中,英语一直给我积极的反馈,一个一个的小进步,让我树立了对英语的信心,虽然我依然不那么喜欢英语,但是我愿意坚持把它学好。
后来,高考时英语总扣分不到10分,大学的四六级也都是裸考通过。
想起这两个小时候的故事,与我现在经历的另一件事有关。
从小就喜欢写作文的我,上大学除了论文,基本就没怎么写过作文。看到很多人讲述自己的斜杠青年经历,都提到了写作。我想曾经我的作文水平不错,大学论文写的也还好,写作对我来说应该没有问题。
我开始试着在简书上写文章,还做了自己的公众号。一开始,完全找不到写作的感觉。太久没有练笔,已经难以组织话述,难以找到写作主题。我断断续续在公众号和简书上发了几篇文章,几乎没有阅读量,因此更新几次后就找不到继续下去的热情。
简书首页有各种坚持日更的大神,也有人不断分享自己的日更心得和决心。一直以来都比较中庸的我,没有日更的追求,但是看到好多人在坚持,我又再一次尝试。
这一次,我开始用心了一些,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而是我真的有想要表达的欲望。
10月23日,我收获了简书上的第一个“喜欢”,阅读量从“1”,慢慢变大到10以内的个位数字,然后开始出现两位数字,在第一个喜欢之外,又收获了第二个、第三个“喜欢”。
和阅读量过万、过10万的大神来说,这样的事不值一提,但我依然固执的认为这是“小成就”。
在简书上初学写作的经历,让我想起了以前的这两件事。
人们常识里认为,“坚持”是美好品质,成功贵在坚持,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达到自己想要的。
但追溯人类的本质,喜新厌旧和好奇是人类的本能,长时间做一件事其实是与人类的本能相违背的,如何才能让自己长时间的坚持一件事,继而达到想要的结果呢?
我想其中的一种方式,便是努力在坚持过程中为自己制造“小成就”。
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放大自己取得的阶段性进展,不是在提升自己的信念,而是给自己制造坚持下去的信念。
所以,在开始一件事情时,不妨“盲目自大”一些,让一个个“小成就”支撑自己坚持下去,直到成功。
制造“小成就”的方法,我也没有太多经验,如果你有好的建议,可以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