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维基百科解释:
心理账户最早由2017年的诺贝尔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提出。塞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心理账户,通过该心理账户来进行各种各样的经济决策。通过心理账户,可以解释人的不理性经济决策。比如,我们会把工资划归到靠辛苦劳动日积月累下来的“勤劳致富”账户中;把年终奖视为一种额外的恩赐,放到“奖励”账户中;而把买彩票赢来的钱,放到“天上掉下的馅饼”账户中。
塞勒曾经讲过一个他自己的故事:有一次他去瑞士讲课,瑞士给他的报酬还不错,他很高兴,讲课之余就在瑞士作了一次旅行,整个旅行非常愉快,而实际上瑞士是全世界物价最贵的国家。第二次在英国讲课,也有不错的报酬,就又去瑞士旅行了一次,但这一次到哪里都觉得贵,弄得特别不舒服。为什么同是去瑞士旅行,花同样的钱,前后两次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呢?原因就在于第一次他把在瑞士挣的钱跟花的钱放在了一个帐户上;第二次不是,他把在别的地方赚的钱花在了瑞士的账户上。
人们通常会把“勤劳致富”账户里的钱精打细算,因为来之不易。“奖励”账户的钱,通常很容易就会被花出去了。“天上掉下的馅饼”账户的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类似的例子还有,人们对于平时柴米油盐酱醋茶价格的敏感程度要高于对于股票价格的敏感程度,因为前者一般花的是工资账户里的钱,而后者花的是证券账户里的钱。一个冰墩墩的正品钥匙挂件,如果作为普通必需物品来看,售价68元太贵了。但是如果作为礼物送人的话,感觉就没有那么贵了。这个就是心理账户的奇怪作用。心理账户的存在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投资决策,也会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消费决策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