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战百胜不是好事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孙子说的,这个孙子不是儿子的儿子,是写《孙子兵法》的那个孙子。他说: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为什么呢?一个常胜将军,总是打胜仗,难道不好吗?难道要百战百败才好吗?
孙子他老人家也没有说我们要输,他想强调的是:
战争本身就不是好事,所以即使百战百胜,但因为“百战”,所以不是好事。
战争不是好事,这个观点我们都可以理解:战争劳民伤财,而且会死很多人,肯定不是好事。但我们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那些战场上的智力博弈,尔虞我诈,却是最精彩的片段。我们很难看到背后的残酷。
孙子兵法说:要把一车粮草运到前线给将士们吃,需要耗费二十车粮食。因为当时运粮用的是牛车,牛要吃,运粮需要运粮部队保护,人数不能少,不然就是给敌人送粮草了。运粮部队也要吃。送到之后,运粮部队还要原路回来,不然就没人可以运粮了!回程路上又需要吃。这么一层层少下去,留给前线将士们的就不剩下多少了。运粮成本这么高,国家就算再有钱,也不够打的。
解读《孙子兵法》的华杉举了一个例子:汉武帝远征匈奴,本来前面文景之治,让百姓和国库都积累了很多财富,但还是把几代人积蓄的财富都打光了。国库打没了,开始向百姓收人头税,本来是十几岁的年轻人要征税,但还是不够,后来降到三岁以上就要征税,百姓怎么办?一些交不起税的人就在孩子三岁前亲手把自己孩子杀掉。
这还不是战场,只是战争对后方的影响,就已经残酷到这种地步。我们没有经历过战场,但是看到战争题材的电影和战后废墟的图片,也能让我们感受到那种触目惊心。
2.胜利的质量
胜场多,说明每场胜利的质量不高,需要打这么多仗才能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看,百战百胜也不一定是好事。
刘邦跟项羽争夺天下,项羽百战百胜,但都没有消灭刘邦,也没有把他打到彻底站不起来。刘邦屡败屡战,最后垓下一役平定天下。
前面赢得再多,却没有达到战略目标,只是表面上赢了,却没有斩草除根。最后输了,前面的胜利也就失去意义了。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
3.不打就解决问题,才是上上策
那句话的完整版是: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如果能够用不打仗的方式就解决问题,那就最好了。这种情况,连“战”都没有,自然算不上“胜”,但确实比“战而胜之”还要好的解决方案。
我们之所以觉得“百战百胜”好,是因为我们是拿它跟“百战没有百胜”,甚至“百战百败”比的,“百战”已经是一个前提了,在这种情况下,百战百胜确实是最好的了。
但我们还可以看得更广一些:百战这个前提并不一定要成立。我们未必要百战。在现实中,不管是听到某句古话,或者面临对方开出的条件,我们都未必要接受它给出的前提条件。在给定限制之外,看到其他的可能性,才能穿透人的主观因素,看到真实的世界。
4.有没有更优策略?
根据我们刚才得出的结论,我们多问一句:除了“不战而屈人之兵”,还有没有更优的策略?
有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你仍然需要调动军队,或者用利益来诱惑对方,达到“屈人之兵”的目的。但如果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出现,对方没有要对抗你的心思,到处和平稳定,你不需要调动军队,也不需要善辩的说客,不需要牺牲利益,这不是更好吗?
也就是说:
出了问题之后解决问题,不如把问题掐死在萌芽期。
但难点在于,萌芽期的问题往往还非常细微,我怎么才能发现处在萌芽期的问题呢?
从思路上讲,有以下方法:
1.提前预料到哪里可能会出问题。 这点非常不容易,具体来说,可以落实到:
(1)看历史。过去在同等情况下会发生的事情,现在也大概率会发生。
(2)用逻辑。根据对对方的了解,经过缜密的思考和分析,去预料对方的做法。这是神算的级别,《三国演义》里面,刘备去吴国迎娶孙尚香,被吴国派兵追捕,就是靠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成功脱身。
2.信息灵敏,迅速反应。构建一个足够敏感和及时的信息反馈系统,哪个地方有了一点不好的苗头,你马上能收到信息,而且立刻就能腾出手来想办法解决问题。
在那之前,还需要能够识别出问题。同时也需要手头上有充足的资源。还需要对小问题足够的重视:如果一直把精力用于解决迫在眉睫的大问题,忽视了还在萌芽期的小问题,等这个大问题解决了,另一个小问题又已经变成大问题了。最后只会是一个个大问题接踵而至,根本解决不完。
事实上,解决问题需要的资源和能多大程度上解决问题,不是1:1的线性关系。在萌芽期花一点点精力解决小问题,避免了一个潜在的大问题,前后的精力消耗差距可以达到十倍之多。你可以通过提前发现问题,在问题恶化之前解决问题,节约十倍的时间和精力。
在生活中,就体现在预防上。比如定期体检,买一份合适的保险。医术再好的医生,也不如根本就没得病来得好。
书中也举了一个对应的例子:
魏文侯问名医扁鹊:听说你们家三兄弟都是医生,谁的医术最好?
扁鹊说:大哥医术最好,二哥差一点,我是最差的。
魏文侯很惊讶,说:你是天下名医,你的大哥二哥,我都没有听过他们的名字,怎么会你是最差的呢?
扁鹊说:大哥治病,在病情发作之前,病人还不知道自己有病的时候,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病人都没有觉察到自己已经躲过一劫,所以大家不知道他的医术有多高明。
二哥治病,在病情发作之前他发现不了,但在病的初期症状不明显的时候,二哥能够药到病除,所以大家觉得他也就能治点小病,他的名气只在本村流传。
而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已经十分危急的时候,已经不需要我来发现了,我再病人的经脉上穿刺,有时候甚至还敷上毒药来以毒攻毒,最后有些病人的病情得到了缓解,有些病人痊愈了,所以我就名闻天下了。
5.总结
以上是对“百战百胜为什么不是一件好事”的解读。
我们跳出了“百战”的限制,从“不战而屈人之兵”和把问题扼杀在萌芽中这两个新的角度出发,得到了解决问题的更优策略:避免问题出现或防止问题恶化。
生活中遇到了一句话,不妨问问自己:
它有什么前提条件或限制吗?
除了它给定的条件,还有其他情况吗?
跳出约束,就是智慧的进步。
PS:文中多处引用《孙子兵法》和《华杉讲透《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