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上完课,有宝宝来咨询我,老师,如何坚持将一件事做下去?
其实我最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能自律又自在呢?我给学生上课,总是跟学生说,大家开心学习就好;面对别人的困难,总是安慰尽力随心就好。但是到了自己的身上,似乎就变成了苛责。
今天请教孙岩老师,他说:“你的气血亏得还是比较厉害的,可能平时操劳上课消耗的比较厉害。”
其实我觉得不仅是上课,做事情认真的我有时候会钻到牛角尖里去。我做到了自律,却到底少了自在和随心。
我:“我在想,我是不是要停一下日更,我感觉每天写文章,确实挺累的,但是不写又觉得缺点什么。学会知止?”
孙岩老师:“文章不在于数量,在于质量。你可以先调整为隔天,或者一周3次更新。”
我:“好,以前写文章真的好像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很自律很坚持很牛逼,现在感觉好像也没这个必要了。本来想借着写文字静心,但是好像更累了,确实有点得不偿失。随心吧,累就不写了,早点休息才是最重要的。”
孙岩老师:“明白了道理就好了,写文章是自己的深度思考过程。同时这个思考如果对别人有很大的价值输出就更好。那么,你一天写一篇的价值更大,还是两三天一篇写出来的更加深思熟虑?这个根据你的节奏调整。”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彦彦姐今天的分享里又提到了“放下”、“知止”、“不争”,听完又久违地留下了泪水。
确实,每天紧邦邦的生活确实好充实呐,但是到底还是会有些疲倦。
虎哥说:“把心量放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或许有时候,压力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给自己施加的。
彦彦姐@我:“这都是一个过程。”
所幸,现在每天的文字从心而出,不再有那么多的压力,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心流的体验。
我想,当我憋不出来或者实在没有时间写文的时候,我也要做到一到点就关掉电脑、关掉手机,不再纠结,放过自己。
写完这些我准备去追部一直想追的电视剧,对自己说一声:“亲爱的宝丹丹,好好休息,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