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曾听同事说过,读书时遇到一个很好的老师,对她一生的影响都很大。高校长也给我们讲过她的老师把她裹成一个小粽子的故事,一辈子都是最温暖的记忆。我仔细地回忆一下,在我的求学生涯里并没有出现这样的老师。相反,全是些不太好的回忆。比如,有一次,因为我的头发乱糟糟,没有梳好,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你看你那个头发,简直像个麻雀窝。”全班哄堂大笑,我恨不得马上钻到地缝里去。小时候,我家有两棵柚子树,秋天到了,满树的柚子挂在枝头,老师知道后,专门把我叫到办公室,很艺术地打听:“听说,你们屋头树上结的柚子很好吃?”我懂不起什么意思,回去之后把这话告诉了妈妈,我妈第二天就摘了两个足球那么大的柚子,让我给老师带去。
这些事情说起来并不大,并不影响我长成一个阳光快乐没心没肺的人。长大后,我顺利当上老师,而且还很快成为青年骨干教师。私下里,也曾为自己取得的小小成就而沾沾自喜中,但是随着我工作过几个地方,所见所闻所思让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
21年前,我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一所乡镇小学的中心校任教。同时分去的有10来个年轻人,都是风华正茂,都想在同一起跑线上脱颖而出,所以大家都很拼,拼成绩,拼班级管理。为了集队集会的时候我们班的纪律好一点,我拿着一把长长的教鞭在队伍中走来走去,现在想来,那样子活像集中营里的狱警头子。为了让学困生提高成绩,我守着他辅导到天黑。因为他家太远,我又摸黑把用自行车把他驮着回家,结果乡下的家长并不领情,他们家的大黄狗冲出来咬我,家长都不拦一下,我们离开的时候,听到他在背后骂娘:“这些老师心好狠,为了自己多拿点儿资金,把我娃儿朝半夜三更地整。”有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就因为一个错别字改来改去改几遍都没对,我气急败坏,给了他一耳光,竟然把鼻血给他打出来了,那个一脸惊恐鼻血流淌的小男孩成为我心头永远的痛。
2003年,我调到了县城小学。接触到学校一位很受人尊敬的老教师,她告诉我,做一个好老师首先要爱学生。我第一次听说到要爱学生,心里有所触动,但是,并不知道如何去爱。后来,我班上有一个孩子,下课的时候去吊双杠,结果从双杠上摔下来,手肘骨折了。他是一个留守儿童,只好给他奶奶打了电话,一起送到医院。医生说必须马上送成都骨科医院。奶奶身上没带多少钱,回家去取又怕上成都后医生下班,我看到孩子痛苦、奶奶着急的样子,从自己的银行卡上取出仅有的5000块钱让她赶紧打车去成都。后来,别人都提醒我,如果她认为这是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不还钱,你怎么办?我说,我也是母亲,看到孩子受伤,脑子里唯一想的就是赶紧救孩子要紧,钱不钱的都顾不上啦。后来,那个家长并没有找学校的麻烦,把钱还给我,还对我千恩万谢。那一刻,我第一次体验到专业成绩之外的教师幸福感。
2009年我调入一所市上的重点小学。这所学校很多老师都那么有教育情怀,那么爱岗敬业,真诚地爱着孩子,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尽心尽力,从他们身上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心灵的震颤。学校的牟老师每学期开学时,都会给每位学生送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一把指甲钳,一块橡皮擦,或是一张字条……我说,这些是找家委会给你买的吗?她说不是,我每期开学都要给学生一个仪式感,会送出有代表意义的物品,比如梳子、沙漏等,我都是自己掏钱,我觉得这样才代表我的心意。还有一次期末考试完后,我带女儿去看电影,结果碰到她带着10多个孩子一起看电影。她说是学校里之前发的电影卡都没怎么看,趁着期末,邀请了班上考得好的,有进步的,以及学习最困难的孩子一起来看电影,刚好这部电影叫《奇迹男孩》,看完还可以组织他们讨论一下,相信好的电影一定会对学生的信念点点滴滴的影响。我有一次上公开课,要在讲学厅试讲。当时借用的是二年级一个班的孩子,大家都坐好了,我正准备上课,结果却看见他们的老师背着一个孩子进来了。原来那个孩子的脚崴 了,老师不想他一个人在教室里孤零零的,就把他从教学楼的三楼背下来,跨过一个操场又背上二楼。那一刻,我的内心又深深地震颤了,要是换作我,觉得把孩子留在教室看看书,写写作业也是无所谓嘛!可是这个老师的行为,真的是给我上了无声的一课。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从广州转学来到邓老师的班上。孩子很调皮,上课折纸飞机,下课拿水彩笔在墙上乱写乱画,打扫卫生又偷跑……说实话,没少给老师惹麻烦。老师曾经亲自组织他们家召开家庭会议,还单独把家长约出来谈,真的是操了很多心。后来,孩子转学走了,我们都说恭喜你,送走了一个极品。但是朋友告诉我,孩子转学不久,就收到了来自班级的礼物。邓老师组织全班同学每人折了一只千纸鹤,还亲自给孩子写了一封信,告诉他四六班不会忘记他,谢谢他为班级上做出的贡献,期待着毕业的时候他回来和大家一起拍毕业照。我朋友说以前软硬不吃,铁石心肠的孩子读着信,忍不住地流下了热泪。那一刻,她都感觉到孩子的心变柔软了。像这样的事例在那所学校还有很多很多,几乎每一天,我都会被身边的人打动着,感染着,激励着。
以前,我认为好老师就是要帮助学生考一个好分数,后来,我发现,好老师是课上得精彩,会写论文,专业水平高。现在,我发现这些东西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发达,人工智能技术的革新,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上的优势会逐渐走向末路。网上课堂,各种学习APP,学习AI设备让教学变得更高效便捷。老师教授知识的能力将远远被各种人工智能产品超越,但是老师又是在人工智时代 不太容易被淘汰的职业,为什么?因为学生到学校里不仅仅是学习,更是来成长的,来用六年的成长为他们一生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的。成长需要什么?需要爱与关怀,需要鼓励、信任、支持,需要有建立起自我价值感,需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追求,需要有对真、善、美的感知与追求,而这些东西,是人工智能很难做到的。只有每一位老师,在跟孩子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每一次交往中才能得到。所以,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更重要的是会做人,会爱孩子。用自己点点滴滴的爱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行为示范带动学生,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就像高晓松说的那句话:“让我们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
为什么长期以来,我都似乎只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全身心地爱自己的学生?我想起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一句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那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也许是因为,小时候没有老师给我特别的关爱,我的心里就没有种下这棵种子,所以当我成为老师的时候,自然不知道要那样对待学生。这也应验了心理学上的观点:你不能给到孩子你不曾得到的东西。当然,比较欣慰的是,通过所处的环境,我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不断反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余生,我想做一个温暖纯良的老师,带领孩子在爱与自由的路上孜孜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