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局限

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几个字,只知道吃饭做事,工作生活,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就随波逐流的怎么做,以为那是理所应当,生活就该是那个样子。

一生没有离开过农村,土里生土里长,站的高度就是田野里土堆的高度,眼界就是除了锅台之外的乡间田园。成年之前,没有进过图书馆,也不知道这个世界竟然还有一个最滋养人的地方叫图书馆。

求学的脚步停留在高二那年的寒假,一次会考之后,彻底告别了学生身份,为了把上学的机会让给年龄较小的弟弟妹妹们,身为家中排行老大,有责任和义务回到家里帮父母干农活。

记得当年,家里姊妹四人,妹妹上初中,两个弟弟上小学,都要花钱,只有父亲一个人打零工挣钱养家。有限的收入,让整个家捉襟见肘。

偶然的意外机会,上天垂怜,让你再次步入母校校园,用自己有限的知识扮演了教师的角色,几份报纸成了自己了解世界的窗口。

也曾不甘心,也曾挣扎,也曾带着年轻的梦想出去闯荡,可是当现实一次一次把自己绊倒,遍体鳞伤之后,自己都不知道事情的真相,那是自己的认知局限了自己。

一直在自己的认知局限内行走坐卧,不知道井底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天空,总是期待有一道光透过井口射进井底,能够唤醒沉睡许久的蛙之心,可是当真正沐浴在强烈的光束中,自己又有了想逃离光照固守自我认知的想法。

想让井底之蛙跳出来,可是又恐惧外面更大的危险,想让井底之蛙长出一双翅膀,可是却又对这双翅膀充满了怀疑和否定。

有人说认知决定了一切。回看走过的40多年的人生路,深深的感叹,这句话说的真是太透彻了。

在生活中,面对所有发生的事情,头脑里已经固化的认知,让自己习以为常的认定,痛苦的活着就是正常的生活。

放眼周围,谁能够成天活在喜悦之中呢?谁不是在一天天忙碌的日子里痛苦的挣扎呢?生活不是用来享受的。

你认为痛苦是正常的,那么在生活中遇到痛苦的时候,你就在痛苦中越陷越深。遇到一件痛苦的事情,会跟着这件事情一直纠结,你会抱怨自己把事情搞砸了,你会深深的内疚悔恨,你会在这件事情之后反复折磨自己。

你就像一只蚕,围着痛苦的圆点一层一层作茧自缚,把自己包围在痛苦之中。

你不想走出来,你觉得纠结属于正常的反应,遇到痛苦的事情,谁能不悔恨呢?就是这样的认知让你在悔恨中越来越焦虑。

去做事,总想把事情做得完美,总认为自己无论付出多少时间和心力,也要把事情做到最完美的程度。究竟什么是完美?难道别人的称赞是完美?所有的完美追求都是一种执念,执迷不悟的最终结果就是自讨苦吃。

一次一次并不完美的体验,让自己深陷苦恼之中,后来才发现,所有的事情并没有最好的完美标准,只有心完美了,一切就完美了,心不完美,一切都是缺憾。

明白月有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但是心里却执拗地抗拒完美之后的残缺,抗拒人生功课中终究的离合。

在工作中,总想做到最好,却不知道,这个最好只是自己内心的执念,什么样的标准才是最好,允许一切成为他自己的样子才是最好,让学生成为自己希望的样子并不是最好。

自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情况,只要能帮,帮别人一把是自己的本分,结果毫无底线的付出,让别人觉得你的付出毫无价值。

你的随叫随到,你的全力以赴,你的不会拒绝,你的所谓的只要为了别人好,委屈一点自己也无所谓,你的所有这些认知都是你无知的表现,最终,当你的付出成为了别人的习以为常,你的疲惫让你知道了,你愚昧的认知局限了你的行为。

你不知道什么是爱,你觉得你对别人的付出就是对别人的爱。你不清楚你为了什么而付出,你只是觉得别人对你感谢的时候你很受用,你因为有能力解决别人的问题而沾沾自喜,你在为别人付出的同时获得了虚荣心的满足,你是虚伪的。

你不知道如何去爱,你觉得让爱人成为你理想中的样子,就是对爱人的爱,让孩子成为你期待的样子,就是对孩子的爱。进而你觉得满世界都应该成为你理想的样子。

当外界并没有因为你的期待而变成你理想的样子的时候,你陷入了无边无际的痛苦,你认为你付出了爱,你认为你对这个世界真诚以待,其实你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你自己的虚荣心,你的自私的小心思不可能换来世界爱的回报。

你认为朋友就应该肝胆相照,坦诚相待。但是朋友并不是这样认识,他认为再亲密的关系也要泾渭分明,他认为有事瞒着你也是保护你。朋友的遮遮掩掩,让你苦恼不已。你觉得自己的真心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

你觉得孩子应该听话懂事,应该在学业上有所收获,一旦孩子遇到了问题,你习惯性地以居高临下的姿势,以指责抱怨的态度,孩子就在心里给你竖起了一道高墙,对你多了几分敬而远之。

你认为吃饭只是为了吃饱饭而已,饭的味道都可以忽略不计,吃饭不就是为了吃饱吗?不就是为了让身体可以正常的运转下去吗?你坚定的认为爷爷说的话是对的,爷爷说,吃饭吃啥不是吃,吃孬吃好没啥区别,屙出来的都是一堆臭屎。

你认为力量不值几个钱,为别人付出劳力,就是在变相的锻炼身体,你从来不会因为是别人的事情而放松对待,相反的,你却以为自己的事情可以放后,别人委托的事情必须保证100%的成功。

你认为身体吃点亏很正常,多出点力也很正常,所有付出的力气,无非是多吃几碗饭就能够恢复的体力。

无知的人呢,不爱身体最终的结果就是身体也不会再去爱你,身体就像一部机器,你不爱他,他就会罢工,让你毫无招架之力。

脚疼了,你认为歇两天就好了;眼疼了,你认为滴几滴眼药就好了;胃不舒服,你觉得几粒药下去就能解决;嗓子不好,你对药物产生了依赖。这一切,看起来只是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习惯,可是也正是这些行为,暴露了你低纬度的认知。

你觉得年轻是资本,健康是小事。不认真对待身体的结果,就是身体会给你巨大的反噬力。

愚昧的人呀,没有身体,你将失去一切。你知道身体是一,所有的都是零,当身体变成零的时候,所有的名利财富追求梦想都是梦幻泡影。可是你为什么就对你的身体那么苛刻呢?那么不友善呢?那么不觉醒呢?那么无视呢?

你认为睡眠必须8个小时,只要没有睡够8个小时,你就会告诉自己我明天一定会头疼,明天一定会身体不舒服。可是事实呢,你根本不顾及身体的感觉,只是用狭隘的认知,控制自己的行为。

你一切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都逃脱不出你的认知局限。

没读过几本书,没进过大学门,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丰富的文学知识,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这一切都让你时时处在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之中,这一切,都源于你有限的认知。

你就是一只井底之蛙,眼中看到的天空就是你的认知,你在你的认知里痴迷不误的自我陶醉。

苍蝇有苍蝇的世界,蚂蚁有蚂蚁的天地,一朵花也能活成天堂。你局限在自己的认知里,自以为是的活成了你不认识的自己。

你以为你爱着身边的所有人,唯独你不爱自己,其实你不明白,你连自己都不爱,你会爱别人吗?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根本不懂得如何去爱。

认知决定了一个人的活法。只有不断的突破自身的局限,提升自己的认知,才可能改变自己的生活。

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改变自己认知的机会。每一件事来到面前,要学会从这件事情里发现问题,然后去领悟这个问题是自己什么样的认知造成的。

面对同一件事情,如果自己和别人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就要问一问自己,是否是自己的认知太低。如果是自己的认知达不到,一定要学着改变。

如果能不断颠覆自己的认知,就能够不断的解决烦恼,就能够不断的走向轻松自在。认知越高,站的纬度越高,感知到的痛苦越少。

下面这一段话就颠覆了我的认知,分享给有缘人。这是在简友处看到的一段话。深深感恩: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倒过来做,你的命运就慢慢改变了,就这么简单。简单的让人难以置信,逆为仙,顺为人。

顺为人,你是否在这十条规则里顺道而行。

逆为仙,你是否能让自己成仙?关键就是看你能否逆着去做。

个人的生活方式来自于对生活的认知,个人的痛苦是认知的高低决定的。改变生活的前提,必须改变个人认知。

如果你认为痛苦就是生活的正常状态,你的这个认知注定你会痛苦一生。想改变,那就从改变自己的认知开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