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生命里面不如意的事占了绝大部分,因此,活着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我们如果要过快乐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至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常想一二的想念,乃是在重重乌云中寻觅一丝黎明的曙光,乃是在滚滚红尘中开启一些宁静的消息,乃是在濒临窒息时,有一次深长的呼吸。
生命已经够苦了,如果我们把几年的不如意事合起来,一定会使我们举步维艰。生活与感情陷入苦境,有时是无可奈何的,但是如果心情和思想都陷入苦境,那就是自讨苦吃,苦上加苦了。
从小喜欢阅读大人物的传奇和回忆录,慢慢归纳出一个公式:凡是大人物都是受苦受难的,他们的生命几乎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真实证言,但他们在面对苦难是都保持正向的思考,能“常想一二”,最后他们超越苦难,苦难便化成生命中最肥沃的养料,是为了他们盛开莲花所准备的。使我深受感动的不是他们的苦难,因为苦难到处都有,使我感动的是:他们面对苦难时的坚持、乐观与勇气。
原来如意或不如意,并不是决定于人生的际遇,而是取决于思想的瞬间。
林清玄的“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是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后,在生活中大概都锻炼出宠辱不惊的本事,也不在乎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或落井下石了。那是因为我们已经经历过生命的痛苦与挫折,也经历了许多情感的相逢与离散,慢慢地寻索出生命中积极的、快乐的、正向的念想,这种念想,正是“常想一二”的念想。
反观我们自己,是否在面对生活中的沮丧和低落时,来一次深呼吸,告诉自己:决定生命品质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常想一二,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