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七十多岁的大爷气喘吁吁的坐在地板。
23年4月号,早上七点四十四分,一声枪响,05:48:49后,我跑完了人生第一场马拉松。
从11年在学长口中知道马拉松这三个字,到14年约过两次环城跑步的跑友得知她去参加过半马后,我产生了一个念头,要体验一场马拉松。这个念头如果没有各种机缘巧合,只会是念头而已。举办地不能太远,住宿要方便,路途花费要少,要能抽的中签。
符合条件的就是厦门马拉松了,我也没做过多了解,20年开始参与抽签,到22年底终于中签,又因为二阳三阳频发,原本定在1月份的马拉松推迟到了四月份,也让我松了一口气。
报名的时候,有半马的我尽量选半马,没有半马的我也没多想,抽个全马看看,反正也不一定能抽中。当我抱着这种心理状态中签的时候,厦门国际马拉松白金赛事,我对“白金”二字没有一点概念,只有全马没有半马,那就报吧。
还记得十一月份收到中签短信,我才开始做赛前准备。鞋子是跑了几年的软底鞋,护膝也没有,就因为不想当装备党,才吃了一个大亏。想着从来只跑过10km,没跑过20km,得去试一试,测测自己20km的后5km的速度如何。请了一天休息,早上开始去跑,到后面连走带跑,左膝盖外侧不对劲了,那个位置应该是半月板拉伤,痛了三五天,用了扶他林,但疼痛没有得到缓解。我还试着慢跑5km,Q要我休息,让肌肉自己恢复,我担心比赛那天不能好,刚出发就出问题怎么办。幸好,此时收到比赛取消,延期时间未定的通知。先休息了一段时间,恢复期间开始研究装备,入了第一双减震鞋和鞋垫,恢复之后开始和新鞋日日拥抱,上班走路逛街都尽量穿着,就担心万一磨脚呢?好在我担心的事情都没有发生。
中间有一位长辈打簸箕,总喜欢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给我泼冷水。
比赛前一天,和晓玲一起去会展中心领物资,晚上说要早早睡觉的我还是到了12点才睡着。早上五点多晓玲起床给我准备早餐,昨晚我睡了之后她还没睡。吃了个鸡蛋,没喝牛奶,只喝了几杯温水,我俩赶着第一趟地铁出发了。以为空荡荡的车厢满满当当,都是去参加比赛或和晓玲一样陪同的人。事后晓玲说,我跑了全马,她跟着在旁边来回连跑带骑车完成了个半马。
这场比赛我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在六小时内完赛就好,不追求速度,紧跟比自己稍微快一些些的,跟着对方的节奏去跑。路上我跟了三个人。第一位是穿着草裙舞的大叔,他热心的给我拿补给,补充盐丸能量棒,在有摄影师的地方招呼喔和他一起拍照,跟到折返的时候,不知道是我把他甩在身后还是他把我甩在身后。我又开始从新找目标,一位大姐在演武桥上让我帮她拍照,就跟着这位五十六岁的大姐开始跑。大姐是上饶人,从20多岁跑退休,看她的号码牌就知道是直通选手,K打头的我,排在出发队伍的最末端。路上偶遇一男生,聊到他也不知道厦马白金赛事只有全马没有半马,我俩真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把这位大姐跟丢了之后,我开始寻找我的路标,32km,打卡拍照后,晓玲在前方等我,跟她汇合时给了她补给站拿的几个小番茄和蜜饯蛋糕。
只剩下五公里的时候,完全跑不动了,我跟了第三位一同大步走路的男生,他说上一次最后5km的时候,没有这么多走路的人,大概阳了对身体还是影响蛮大的。我们一行三四个人都跟着这位男生,大家聊天互相加油打气。他分享一些跑步技巧,因为路上很多人脚抽筋,肌肉拉伤,不得不中途退出比赛,而我跟着之前忘了中途跟着那位跑友,每遇到一个医疗站点就喷点云南白药,或者找志愿者帮忙拉伸按摩一下。
在这位男生的鼓励下,最后两百米的时候,我是冲刺跑过终点。跑完之后按照小学体育老师教并一直秉持的方法,没有立即停下来,慢慢的走了一段路,心跳平缓下来之后,跟着人流到屋檐底下开始拉伸。题记提到的那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就坐在我的旁边,和他聊天时才得知,原来像他们这种pb好的,只要报名就直接可以参加,不用参与抽签。这位大爷没有完赛,也是阳了之后明显感觉体能素质下降了。
进去会展中心里面泡冰池,拉伸。当时脚掌粘不了地,每走一步都是钻心的难受,全靠晓玲搀扶着我回去,到家之后,咬着牙让晓玲妹妹拿狼牙棒帮我按摩,第二天回去上班,没有感觉到哪里拉伸疼痛,正常的酸胀,除了第二天晚上脚食指指甲没保住以外,无伤无病,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小确幸,
还会再参加嘛?如果碰到合适的,可能也会报个名吧!就没有那么深的执念了。
写在最后的话,我这种备战全马的方式千万不能模仿!!!小白的话最少也要给自己预留一年到半年左右的训练时间,每周每月的跑量都要达标,每周有一次20-30km的训练,循序渐进,科学健康的方式。我赛前不论是跑量,还是单程30km,都是不达标的,甚至就没跑过30km,20km也就跑了不超五次。但我是常年保持一定运动量的人,最早可以追溯到小学四年级,中午跑3km追公交车回家;初中练了一段时间体育,后来保持每周体育课都跑操,周末骑自行车溜达;到现在每年都或集中或分散,有不同方式的运动锻炼,并对自己跑步的状态非常熟悉。测算了很多次每公里最慢可以跑多少分钟,规划了,前20km怎么跑,后20km怎么跑,最后3km不到怎么跑。再按我以往运动的经验,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要怎么处理,比如:如果跑岔气了怎么调整。新手的话可以加入本地跑团训练,或者约上要参加马拉松的朋友一起;如果要一个人跑的话,那就要按科学周密的计划来执行。跑步过程中发现身体不适的,要勇于果断的放弃。